陳硯:“夫子,給我試試?”
楊夫子將竹竿遞給陳硯,掛好魚餌后,再次丟入河水中,繼續(xù)道:“科舉雖是登云梯,然許多科舉失意者也能青史留名,天地浩渺,一個小小的縣試又算得了什么?”
周既白只覺因擔憂縣試而惴惴不安的心逐漸安定,心胸也豁然開朗。
他放下紙筆,起身朝著楊夫子拱手行禮,恭敬道:“謝夫子教誨。”
楊夫子笑著點點頭,道:“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,你們不要只顧著書本,也該放眼看看這大好河山,看看風土人情,方才能對圣人言有切膚感受。”
春水吹來,帶著淡淡的花香,讓周既白眼前仿佛盡數(shù)清明,好似感悟頗多。
下一刻,冰涼的水滴濺到他的臉上,他轉(zhuǎn)頭看去,就見陳硯拉起的魚鉤上一條成人小臂長的大魚正在奮力掙扎。
心中的清明瞬間被狂喜取代,他趕忙過去幫忙。
三人將魚取下放進木桶里,大魚在小小的木桶里游不動,只能奮力揮動尾巴想跳出來,卻被陳硯一把按回去,又搬了塊大石壓在桶口,魚再如何折騰都無用。
陳硯不顧濺到臉上的水珠,再次掛上魚餌,又往水里一丟。
“咚。”
魚鉤入水。
陳硯這才道:“天地再大,你我也不過小魚,再如何專注自我,感悟天地,也不過長成大魚,或許只是因一個魚餌就喪命。不如拼盡全力越過龍門,成拿著魚竿的人,可選擇釣起哪條魚,放過哪條魚。”
楊夫子只覺頭癢得厲害,便忍不住去摳光亮的腦門。
誰都想弟子學有所成,誰又知教導(dǎo)這等天賦卓然又有主見的弟子,該是如何的熬心血。
楊夫子沉吟片刻,方才道:“需知執(zhí)魚竿者也可空手而歸,若執(zhí)念太深,必傷人傷己。”
陳硯朗聲道:“若魚不喜蚯蚓這魚餌,那就換其他魚餌,再不喜再換,總有能引魚上鉤的餌。若再不行,還可棄魚竿改為漁網(wǎng),只要心意堅定,想盡辦法也要達成所愿。”
楊夫子靜靜看著陳硯,片刻后方才道:“過剛易折,剛?cè)岵讲趴沙墒隆H邕@釣魚,需有魚竿、魚鉤等硬物,也需有魚線這等軟物。”
陳硯想,再沒人比他更知道什么是剛?cè)岵恕?/p>
上輩子他可是活生生把自己熬死了。
這輩子躺了六年,夠屈服了吧,結(jié)果就是對高家毫無還手之力。
思索間,手中魚竿一動,陳硯手迅速抬起,一尾草魚沖出去水面,在半空掙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