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勤民聞言一愣,轉頭看向李慧蘭,滿臉的詫異。
他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?
“剛才的話,是你說的?”
李慧蘭瞥了江勤民一眼,環抱起雙手。
“是我說的,怎么了?”
“你瞪眼也沒用!”
“清雪歲數也不小了,還整天在家待著干什么?”
“我要是初中畢業,林斌愿意給我這個機會,我都想試一試!”
“年輕人,就該出去闖一闖,天天憋在村里能有什么出息?”
此話一出,一旁站著的江清雪,都瞪大了眼睛。
她看著李慧蘭,眼中充滿了驚喜和驚訝。
平常的時候,李慧蘭每次都會警告她,不要太倒貼,可現在李慧蘭竟然主動站出來支持她。
甚至不惜當著林斌的面,頂撞江勤民。
這在他們家,可是從來都沒發生過的事情。
林斌坐在位置上,看著李慧蘭堅定的樣子,心里同樣有些驚訝。
但他驚訝的點,在于李慧蘭的思想,竟然那么先進。
這個時候,正值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初期,國內大部分的地區,還是計劃經濟為主導,他們生活在沿海地區,由于天然的地理優勢,會比北方轉型的要快一些。
即便這樣,永安縣內不論是工廠還是公司,最頂尖的那一批,依舊是掛著國字號的企業。
他已經算其中的佼佼者了。
如果現在他突然消失,下一個能到達他這個位置的私營企業出現,起碼還要等五到六年的時間。
轉型速度慢最主要的原因,就是保守!
就像是一列火車,走一條軌道走了幾十年,突然要變軌,新軌道的終點又不知道在哪,還有脫軌的風險,誰愿意冒這個險?
這個觀點,往上能上升到全國各個地區的領導們,往下能下沉到每一位的漁民身上。
這個時代的群眾,思想普遍是保守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