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極其小心地用指腹捻起封面一角,那陳舊的紙張發出細微而清晰的“沙沙”聲,仿佛在訴說著沉睡百年的秘密。
她抬起眼,目光落在宋玉蘭緊張的臉上,沉聲道:“玉蘭,看仔細了,一字一句,一圖一畫,都給我記到骨子里去!”
宋玉蘭用力點點頭。
隨著書頁緩緩展開。
撲面而來的是密集而工整的蠅頭小楷,文字艱深古奧,盡是些“經脈”“腧穴”“血氣”“補瀉”之類的術語,讀之令人頭暈目眩。
然而,穿插其間的穴位圖卻異常清晰:細墨線勾勒出盤坐或站立的人體輪廓。
上面密密麻麻地點綴著標注名稱的黑點,旁邊還有用朱砂細細描繪的、指示氣血運行路徑的纖細紅線。
宋彩霞小心翼翼地把書籍遞給宋玉蘭:“你沒事好好看看,對應著找身上的穴位,等看完了我給你再講一遍,你就懂了。”
宋玉蘭看著泛黃的書頁,經歷了那么多年,能完好無損的保存下來,看來姑姑也是花了心思的。
下午沒事,就趴在炕桌上看書。
《刺絡編·卷一·手法·金針度厄》
持針之道,指實腕虛,如握虎尾,如臨深淵。針鋒所向,意在氣先。
入皮宜輕,如雀啄粟;探穴宜緩,如舟探淵。遇其經氣,如魚吞鉤,指下自明。瀉者,疾入徐出,搖大其孔,令邪隨血泄,若決堤之水,勢不可遏,然需中病即止,過則傷正。
……
宋玉蘭細看,上面很多字都是繁體字,字句更是晦澀難懂,好在宋玉蘭喜歡看書,雖然不理解全部意思,但是聯系山下的字也能猜到個七八分。
……
陸奕辰一覺醒來,身上的酸痛感消退了大半。
林木澤一直守在他床邊,見他睜眼坐起,才慢悠悠地開口:“喲,醒了?這一覺睡得可真沉,三個多鐘頭。”
陸奕辰撐起身,揉了揉隱隱作痛的太陽穴:“你…一直在這兒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