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張俊一直休息在京城陪伴妻子,但也沒有放下工作,多次和徐沛生等人進行過電話、視頻連線,討論成立項目組的事情。
三年發展計劃,需要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。
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開支,不管是領導小組,還是八個項目小組,所有的成員,都在現有的機構和單位中進行選拔,不再額外招聘和另行安排人員。
這份發展計劃,涉及到城市管理和規劃的方方面面,也涉及到各個機構和單位。
張俊把所有的單位,分成八個門類,每個門類分別由三到五個部門組成。
每個門類自成一個項目小組,由組成部門的一把手、二把手、三把手,以及管理具體分工的副職組成項目小組領導成員。
每個項目組,必須在半個月之內,拿出自己項目組的三年發展計劃。
張俊之前制定的是全市發展總規劃,具體到每個單位,又有各個單位的發展計劃。
市里制定總則,各單位制定細則。
在這些規劃里面,有中長期規劃,需要慢慢去實現。
也有一些短期,或者急迫的計劃,像舊城區的改造、違建房屋的管理等等,都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。
張俊和徐沛生商量決定,利用三個月時間,對全市所有的違章建筑進行清理。
為了盡快完成指標,落實任務,市里將計劃細分到每個街道辦、鄉鎮,要求他們在一個星期之內,摸排轄區內的違章建筑,統一上報,不得瞞報,不得欺騙!違者責任自負。
這些工作,張俊在京時,就已經和徐沛生等人商量好了。
現在期限已過,張俊也回到了省城,正要大刀闊斧的進行舊房改造拆違計劃。
城市的違章建筑,大多數都是歷史遺留問題,很難解決。
但凡事就怕認真二字。
通過多部門協作、精準施策,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有效改善城市面貌并保障民生需求。
有些小區存在三十多年的違建,一直被熟視無睹,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,市政府一聲令下,只用了幾天時間就進行了拆除。
老城區、棚戶區,存在兩百多處違建,張俊多方協商,多部門溝通,通力合作,為棚戶區改造打通關鍵施工節點,高效推進拆違進程。
??個別單位內部家屬樓,也存在違建,負責人調子還高得很,面對街道辦的負責人,囂張的說,我們是國家機關單位,不歸你們街道辦管!我看誰敢來拆!
街道辦負責人連他們單位的大門都進不去,只能求助上級。
張俊聽說了,親自趕到現場進行協調,聯系這個單位的上級領導,溝通了大半個小時。
對方說自己單位的這些建筑,都是自家單位有資質的施工隊伍設計建設的,不會發生塌方事故。
張俊沉著的說道:“不管是誰建的,這些建筑,都屬于非法違建!沒有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批手續!你們單位雖然特殊,但也不能搞特殊待遇!只要在我們省城地面上,所有的違建,都必須拆除!”
對方一聽說炸毛了,大聲說道:“張俊市長,我們是機關單位!我們花了幾百萬元建的這些樓房,你說拆就拆?那我們的損失誰來彌補?”
張俊沉聲說道:“你們當初為什么不走流程?為什么不等審批過后再建?”
對方理虧,說道:“當時管得沒這么嚴格,很多單位都在內部搞建筑,我們也搞了,怎么就成違建了呢?張俊市長,給個面子吧?我們補個手續行不行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