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俊一行人來到市兒童福利院。
福利院的人認識張俊,迎上前來,說道:“張市長,你們又來看望孩子們了。謝謝你們?!?/p>
生活在幸福家庭,健康成長的人,很少有機會接觸到這個地方。
普通人更多的是從影視文學作品中看到福利院這個詞。
就連郭巧巧和高琳,也是頭一回來到這里。
郭巧巧訝異的說道:“原來我們市里還有兒童福利院啊!”
張俊臉色嚴肅的說道:“這里住的是一群很特殊的人。你們待會見到他們,不要太過驚訝?!?/p>
眾人很快就見識到了,張俊所說的特殊的人,到底有多么的特殊。
這里的孩子,都是孤殘兒童,很多還是被遺棄的孩子。
孩子被遺棄,是因為疾病。比如唐氏,比如腦癱,比如唇腭裂。這些疾病,明明是可以在產(chǎn)檢的時候都能檢查出來的,不知道是父母大意還是不在意,生下了這個小生命,卻當是一件物品一樣,直接丟棄在醫(yī)院、河邊、路邊,被好心人發(fā)現(xiàn)后報了警,由政府送到福利院進行照顧。
但凡健康一些的棄兒,都會被人領養(yǎng),剩下來的都是疾病纏身的人,有的孩子,甚至從一出生開始,就感染了艾滋、乙肝等傳染病,就連接受過專業(yè)培訓的護工都會害怕被傳染。
生活在這里的孩子,往往沒有明確的出生時間,“媽媽”們會以他們進入福利院的日子做為他們的生日。
這里的“媽媽”們也會記得每個孩子的生日,會在睡前講睡前故事,會在他們受挫時給予擁抱。
這種持續(xù)的情感投入,讓孩子們雖缺失了血緣親情,卻收獲了另一種形式的被愛。
孩子們臉上有笑容,眼里有光,比很多冷漠的原生家庭更像家。
他們會發(fā)出真誠的笑容,也會和朋友開玩笑。
看到這一幕時,高琳內(nèi)心的震撼是很大的。
尤其是當她了解到這些孩子的來歷時,更是大為震驚。
比起這些可憐的孩子,高琳的遭遇,又算不上什么了。
最起碼,她是健全的人,是健康的人。
她記得親生父母的長相,也記得他們對自己的愛,在父母離世之后,她還有親人幫忙照顧自己,給予她想要的幸福生活。
生活在這里的孩子,被親生父母拋棄,有著各種殘疾,卻還在努力的微笑,努力的生活。
張俊帶高琳來這里的目的,就是想讓她見識到人世間更多的不幸。
幸福和苦難,都是通過比較得來的。
沒有比較,人很少知道自己生活在幸福當中。
當高琳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時,卻看到了這么多比她痛苦得多的孩子。
高琳和張俊他們一起,把買來的禮物,分發(fā)給福利院的孩子們。
孩子們收到禮物時,都會伸出雙手恭敬的接過來,然后很有禮貌的說一聲謝謝。
有個女孩子失去了一條胳膊,還特意笑著告訴高琳:“姐姐,我只有一只手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