謝翊寧在船廠里忙著,棠云婋也沒閑著。
她先讓雙鯉以永安王府的名義,組建了一支龐大的商隊,采購了大量絲綢、瓷器、茶葉等海外人會喜歡的緊俏商品。
然后又讓九梔準備了遠航所需的各類物資。
整個王府唯有她出過海,知道海那邊的情況。
九梔萬萬沒想到,自己才回來了沒多久,竟然又要跟著王妃出海了。
不過這一回,她不再是一個人。
九梔高高興興地領命,讓人準備了耐儲存的腌肉和干貨,還有充足的淡水和藥品,各種御寒的衣物以及用于修復船只的工具。
棠云婋結合皇家藏書閣中零星的海外記載,繪制出了初步的航線圖。
隨后又找來九梔,詳細探討,標注出已知的危險區域、可能的補給點以及綠松島的大致方位。
然后等謝翊寧從通州回來之后,他們夫妻倆又叫上了核心的船員一塊反復推演航行計劃。
他們設定了幾條備選航線以應對不同海況和可能遇到的危險。
同時還制定了詳細的應急方案。
遭遇風暴如何應對,碰到海上匪徒如何戰斗,與陌生勢力接觸時何種情況下交易、何種情況下回避或戰斗,以及萬一失散后的匯合地點等。
他們將這一切都寫成了奏折,上交給了文昭帝。
看著他們做了這么萬全的準備,文昭帝心下微松。
他揣著這本厚厚的奏折去了未央宮。
一進門,就看到崔皇后正對著窗邊那盆開得正盛的牡丹出神,眉宇間籠著一層淡淡的輕愁。
他輕咳一聲,臉上堆起笑,湊了過去:“皇后,瞧朕給你帶什么來了?小石頭和婋婋他們把出海的事兒琢磨得那叫一個周全,都快寫成兵書了。你快看看,看完也好放心些。”
說著,他便將奏折遞到崔皇后眼前。
崔皇后眼皮都沒抬,只淡淡瞥了一眼那奏折,語氣不咸不淡:“皇上圣明,孩子們自然是極用心的。臣妾一個婦道人家,看不懂這些軍國大事。”
文昭帝碰了個軟釘子,也不惱,自顧自地在崔皇后身邊坐下,翻開奏折,指著上面密密麻麻的標注,炫耀了起來。
“你看看這兒,他們連遇到風暴時,哪種船型怎么調整帆向都寫清楚了。還有這兒,碰到不同情況的海盜,用哪種陣型對敵……比朕想的還詳細。”
崔皇后依舊不接話,只伸手撥弄了一下牡丹的花瓣。
文昭帝偷摸瞧著她的臉色,知道她心里還是在埋怨他,就這樣輕易答應了兒子和兒媳出海。
他放下奏折,嘆了口氣,聲音軟了下來:“朕知道你心里頭舍不得,你擔心他們。朕又何嘗不是?”
他伸手去握崔皇后的手,崔皇后沒有躲開。
她倒也不是真的埋怨皇上,只是心里有些難受。
難不成整個大虞就沒有別的能干的人了么,就非得讓她的兒子兒媳去干這么危險的事情嗎?
但她也知道小兒子有多能磨人,他若想去,沒人能攔得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