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來,血金籠的事情已經存在了十年。
那些從臨清前來狀告萬帆樓草菅人命的苦主,無一例外都被溫如璋羅織罪名,或下獄,或流放,甚至意外身亡,生生掐滅了所有伸冤的希望。
更令人發指的是那些血金籠中的“奴隸”來源。
其中自愿為財搏命的,不過寥寥。
絕大多數,是由柳家源源不斷提供的!
柳家的手段陰毒而偽善。
他們打著“傳授造船秘技”、“招募船廠幫工”的旗號,四處招攬那些渴望學門手藝、謀份好生計的精壯青年。
承諾高額的月俸和光明的前途,不知騙了多少滿懷希望的大小伙子踏進這吃人的陷阱。
一旦人被騙入其中,柳家便以“考核勇氣與毅力”為由,將他們送入搏命窟。
美其名曰“試煉”,實則是逼迫這些毫無準備的青年與饑餓的猛獸以命相搏。
若有人不愿意去,柳家就會拿出偽造好的契約,聲稱契書上寫得明明白白:習藝者中途而廢,需納贖身銀百兩。
畢竟他們日日出入船廠,誰知道他們有沒有偷學船廠的機密。不繳銀子,休想出大門。
那些人若是能掏得出百兩銀子,哪里還用了來他們的船廠當學徒。別說百兩了,就連一兩那些人都掏不出來。
于是他們只得硬著頭皮去搏命窟賭一線生機。
那些不幸慘死的人,柳家就輕飄飄地對外宣稱:“此人手腳不干凈,偷竊船廠財物,被當場抓住,畏罪反抗,失手打死。”
一條人命,就此被污名化為竊賊,草草掩埋。
而極少數僥幸活下來帶著滿身傷痕和屈辱拿到銀錢的人,也早已被嚇破了膽。
柳家稍加威逼利誘,他們便噤若寒蟬,絕不敢吐露半字真相。
柳家需要這些活口偶爾現身說法,用他們僥幸賺到的銀錢,去粉飾太平,穩住外面那些不明真相,依舊對柳家船廠趨之若鶩的百姓。
這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!
如今青州絕大多數百姓依舊被蒙在鼓里,還以為柳家船廠是養家糊口的好去處。
他們哪里知道那光鮮亮麗的招牌之下,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墳墓。
“……”
聽完秦朔的話,屋內一片死寂。
所有人都覺得這個披著人皮的柳家,惡貫滿盈,罪該萬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