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們一直不遞拜帖,就是在故意晾著他們。
他們多半是在試探,試探王爺此番為何忽然到青州。
或許也是在示威,向整個青州宣告:甭管來的是王爺還是縣主,在他們的地界,都得看他們柳家的臉色行事。
他們秘方在手,捏著魯地漕運的命門,所以才那么有恃無恐。
無論是能讓木頭百年不腐的桐油秘方,還是龍骨鉚接的獨門手藝,他們造出的漕船,又快又穩又耐用。
小主,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后面更精彩!
反觀官辦的船塢,造出來的船又笨又沉,跑兩趟運河就得大修。
漕運可是朝廷的糧袋子、錢袋子。
誤了期限,糧船沉了,第一個掉腦袋的就是負責漕運的官員。
想必溫如璋在任時為了穩住局面、保住官位,暗中施壓漕司,促成漕運衙門高價委托柳家造船修船。
這些年,想必他一直在縱容柳家掐著朝廷命脈吸血,雙方進行了無數次的利益交換。
不然溫如璋在青州呆了十幾年,怎么忽然就能升到京城去當工部尚書了。
“柳家,勢必要鏟除。”謝翊寧眉頭緊鎖。
這些日子他讓手底下的人去查,發現這魯地河面上跑的官家漕船,十艘里有八艘都打著柳家船廠的烙印。
柳家仗著秘方,已經把朝廷的漕運命脈變成了他們柳家予取予求的錢袋子。
“咱們該怎么做?”晏逐星看向了謝翊寧。
對付柳家,不能像在京城里弄死福安郡主一家那樣簡單粗暴。
如今官辦船廠短期內還無法造出合格漕船,而柳家掌握著核心的造船技術和大量熟練工匠。
如果強行剿滅柳家,逼得他們同歸于盡,屆時造成技術斷層,魯地漕運將徹底癱瘓。
北方糧食供應一旦中斷,軍隊糧餉不濟,天下震動,這代價是朝廷承受不起的。
而且柳家是青州實際控制者,產業除了漕運還有把控著許多商業。
柳家倒臺,那些依附柳家生存的百姓、商戶、船工都會失去謀生的機會恐怕會引發青州動亂,屆時麻煩會更多。
最重要的是,沒有什么證據直接動用兵力除掉一個百年世家,會讓其他地方的豪強、士族門閥人人自危,覺得當今圣上刻薄寡恩、濫殺無辜。
說不定還會逼得他們暗中串聯自保,甚至勾結外敵,致使朝政動亂。
晏逐星能想到的東西,謝翊寧自然也想到了。
喜歡兩眼一睜就是殺,都重生了磨嘰啥請大家收藏:()兩眼一睜就是殺,都重生了磨嘰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