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。。。。。
驚蟄堂;
九江盟有二十四座堂口,驚蟄堂便坐落于大昌城以西十里外的一座無名山頭上。
從山腳開始便能看到驚蟄堂立在此地的牌坊,牌坊高十二丈,寬十五丈,上書三個金燦燦的大字——驚蟄堂!
山門外還有驚蟄堂的弟子把守,身后是一路拾級而上的臺階,從山門一路延伸至數(shù)百米的山巔,在山腰開始便可得見一片片連綿的建筑群。
這些,統(tǒng)統(tǒng)都歸屬于驚蟄堂。
包括這座山,以及方圓十里的這片區(qū)域。
都歸屬于驚蟄堂的勢力范圍。
而事實上;
哪怕是十里外的大昌城。
驚蟄堂也同樣掌控著范圍極大的地盤。
若不是給朝廷面子。
整個大昌城怕是都要被其納入勢力范圍之內(nèi)了。
毫不夸張的說。
驚蟄堂在大昌城的聲望,甚至還要在當(dāng)?shù)氐母弥稀?/p>
若非大昌城附近還有一座桃花劍宗的存在。
那么驚蟄堂便是這方圓數(shù)百里范圍內(nèi)最不可招惹的大勢力了。
不過,驚蟄堂背靠九江盟,哪怕是桃花劍宗,也要給予幾分薄面。
畢竟九江盟人多勢眾。
相比之下,桃花劍宗雖然在高端戰(zhàn)力上要勝過九江盟,可在人數(shù)上卻遠遠無法與之相提并論。
偌大的桃花劍宗,上到太上長老,下到普通外門弟子。
攏共加在一塊都不到三千人。
再看九江盟。
別說整個盟的人數(shù)了,單單是一個驚蟄堂,成員數(shù)量就足有上萬之眾。
雖說質(zhì)量上無法相比較。
但蟻多咬死象。
況且。。。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