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因為一次滲水事故,張俊查出現在那家承包工程單位,也就是長恒公司沒有資質,于是提出來暫停施工,打算另外換一家企業繼續接下來的工程。
茲事體大,張俊一個人說了不算,得上常委會議討論。
可是在開會之前,章明華突然把張俊支使到了國外出差。
張俊明明知道,章明華這是在調虎離山,但又無可奈何。
他擔心徐沛生無法掌控常委會。
因為不僅是章明華太過強勢!
還有其他更多的利益因素在里頭。
那家沒有資質的企業,之前能拿下工程,就足以說明太多問題。
在利益的驅使下,再加上章明華的力保,其他常委很難做出公正的決斷。
果不其然!
張俊離開后沒幾天,市里便召開了常委會。
徐沛生和張俊的意見是一致的,那就是要求更換施工單位。
他也在會議上提了出來。
可是章明華卻有不同的想法。
他以為現在的施工單位長恒公司,雖然沒有太強大的資質,但施工水平一流。
再加上工程是先墊資修建,再由政府驗收回購。
所以誰來建這個隧道都是一樣的,只要最后的工程質量過關就行。
章明華也有一堆道理可以講,什么人情世故,什么公司倒閉,工人下崗之類的,說了一大堆。
他還提出來一個折衷的建議,那就是由一家有資質的公司接手工程,再由這家缺乏資質的長恒公司從旁協助。
徐沛生當然旗幟鮮明的提出了反對。
他以為長恒公司沒有資質,而且是通過欺騙手段,達到競標目的,這樣的企業,不足以信任!不但不能讓他們繼續施工,還要把他們納入不誠信企業的名單,追究他們的法律責任。
章明華說人家做企業不容易,做工程更不容易。而且長恒公司接手這個工程,也是有苦衷和原因的。是因為那家合伙的企業退出,他們才不得不繼續。我們應該講人情、講溫度,而不是一味的嚴厲執法。
徐沛生據理力爭,擺事實,講道理,拿出法律來說事。
兩人唇槍舌劍,斗了個你死我活,卻誰也說服不了誰。
就在這個時候,一件大事發生了。
市政府門外,來了幾百個工人,都是長恒公司的職工!
長恒公司的老總胡得全并沒有出面,但他們公司的職工,卻差不多都到齊了!
幾百個工人,扯著橫幅,用白慘慘的布條,上面用紅漆寫著斗大的字,來到市政府門外請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