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人跟著雪地上的痕跡一路走著,嘴上啃著干糧,為了保持速度,干糧只能放在懷里用體溫加熱一下,只要啃著不拔牙就算行了。
他們也沒有時間再去停下來生火,鬼知道狼群把鹿群攆了多遠,萬一他們停下了,人家這段時間又跑遠了,那不是等于永遠都追不上了?
就算有烏赫在不能跟丟,可是現(xiàn)在等于是從狼嘴里搶肉吃,萬一晚上一陣兒,狼群把獵物都吃光了,那他們豈不是虧大了?
既然要追,就得在狼群捕獵后還能來得及吃光前追上,把狼群的獵物搶了,再把狼群也干掉,那樣才叫勝利!
這是鄭大華一邊走一邊嘀嘀咕咕的分析,王焱跟在他身邊一直聽著,等到鄭大華說出要把狼群先搶劫再殺光的想法后,王焱只覺得腦子里仿佛有什么東西閃了一下。
他隱隱地好像明白了啥,但是又有點說不明白。
其實他們要做的,可以等同于戰(zhàn)場搶點加目標雙殲的軍事行動,快速追擊是搶占戰(zhàn)利品,也就是鹿肉,當然也可能是狍子肉,這不重要。
然后就是殲敵,也就是狼群。
快速穿插追擊是實現(xiàn)雙重目標的關鍵,動作慢了就會失去戰(zhàn)場的主動權,收益歸零。
戰(zhàn)場核心矛盾是時間,狼群在圍堵鹿群后,會有一個殲敵(鹿群)+消化戰(zhàn)利品(吃掉鹿肉)的短暫窗口期,如果巡山隊不能在這個窗口期追上狼群,那么狼群完成捕啥并吃光鹿肉后,就會快速逃離。
那么巡山隊的戰(zhàn)場目標就會全部消失。
所以這場戰(zhàn)役的核心矛盾就是時間。
鹿肉和狼群作為雙重目標,一個是既得收益,一個是潛在威脅,同時也是長期收益,這兩者對于巡山隊來說必須同步奪取。
所以戰(zhàn)術核心非常簡單,那就是快速突擊,搶占交戰(zhàn)的主動權,這就很像軍事行動中的“閃電戰(zhàn)”,或者叫快速穿插。
他們只要能追到狼群,那么就會讓狼群面臨一個決策困境,是吃肉還是和巡山隊拼命?
這是一個兩難選擇,狼群要么放棄鹿肉選擇逃竄,那鹿肉就會輕松被巡山隊拿下。如果狼群選擇抵抗,那更好了,消滅了狼群,收益更大!
而且當狼群圍捕鹿群之后,速度必然下降,警惕性和反應速度也會差一點,此時正是巡山隊趁機偷襲的好機會。
而鹿肉此時也成了現(xiàn)成的誘餌將狼群固定在原地,只要狼群不放棄鹿肉,就等于被固定在了一個位置,這也省得巡山隊花費精力去追它們了。
軍事思維中的戰(zhàn)果收割,講究的就是殲敵和繳獲都要實現(xiàn),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戰(zhàn)果。
王焱還沒有系統(tǒng)地學習,但是腦子里冥冥之中有了一絲明悟,腳下也不自覺地開始提高速度。
他這一快起來不要緊啊,其他人也跟著開始加快,主要他是牽著馬的,馬又拖著爬犁,其他人雖然跟著前面的高大身影,但速度上還是在參考著爬犁的速度。
原本尋思著只要比馬拉爬犁不慢就行,幾個巡山隊員跑得也不算太累,可是很快他們就發(fā)現(xiàn)了不對勁,王焱這小子竟然在提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