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章豫章求援魯肅苦笑一聲道:“如果將軍有動武的想法,卑職建議先了解一下豫章郡的情況,畢竟我們剛占領柴桑,對豫章郡還是一無所知,很多事情不能想當然去做。”
甘寧同意魯肅的建議,當即找來縣吏楊景詢問,楊景年約三十余歲,他原本是魏郡人,父親被朝廷任命為柴桑縣尉,他也跟來了。
楊景雖然資質平凡,但他有個當官的爹,二十三歲那年,他便在父親的安排下進縣衙出任倉曹,已做了十年,目前是資格最老的縣吏。
楊景在家鄉(xiāng)魏郡也沒什么親戚了,只有一個堂妹,嫁給袁術手下大將橋蕤,這些年音信皆無。
楊景盡管不是本地人,可憑他們父子十幾年積攢的人脈,楊景也算是不折不扣的地頭蛇了。
正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,作為地頭蛇,楊景這些縣吏根本不在乎誰主政柴桑,城頭變幻大王旗,但他們作為縣衙的基本盤,從來都不會改變。
楊景見縣長詢問自己,他立刻找來一份更詳細的地圖。
“縣君千萬不要以為豫章郡歸華太守管,實際上他只能管轄郡治南昌縣周圍,北面海昏縣、建昌縣、艾縣和柴桑縣是由劉繇舊部張英占據,根本不服從華太守指令。”
“等一等!”
甘寧打斷了他的話,“你是說柴桑縣原來屬于張英?”
“名義上屬于豫章郡管轄,但實際上柴桑的稅賦都是交給張英,這是張英和太守華歆的默契,其實不光是柴桑,就連海昏縣、建昌縣這些名義上都是屬于豫章郡管轄,而豫章郡只能拿到極少的稅賦,稅賦都被張英拿走了。”
“那張英有沒有在柴桑駐軍?”
“當然有駐軍,駐扎了五百名士兵,只是黃祖大軍一來,他們就嚇得跑掉了。”
甘寧感覺有點不妙,一旦張英知道黃祖被自己趕跑,一定會率軍殺回來,這個張英才是自己最大的威脅啊!
“你繼續(xù)說。”
楊景又繼續(xù)道:“豫章郡以東以鄱陽縣為中心,也是被丹陽郡逃來的笮融占領,同樣也不聽從華太守指令。
還有南面廬陵縣被山越豪強僮芝占領,他把豫章郡南部割據了,改名廬陵郡,自稱廬陵太守。
這些都是當初劉繇留下的惡果,劉繇前年病逝,指派華歆為豫章太守,卻沒有把軍權交給他,據說他是想讓長子劉基繼承豫章郡,當時劉基才十五歲,所以讓華歆過渡幾年,結果……。。”
甘寧點點頭,原來豫章郡被一分為四,加上自己,已經一分為五了,他沉吟一下問道:“之前孫策有沒有來攻打豫章郡?”
“縣君不知道華歆已經投降孫策了嗎?”
甘寧和魯肅面面相覷,甘寧急問道:“什么時候的事情?”
“投降是去年的事情,孫策派虞翻來說服華歆投降,孫策的堂兄孫賁率一萬軍隊進駐南昌縣,出任豫章都尉。”
甘寧無語了,孫策攻占豫章郡這么大的事情,自己若不問,這些官吏根本就不提,一群萬精油官吏,什么都知道,但什么都不說。
甘寧忍住心中的不滿又繼續(xù)問道:“那孫賁有沒有圍剿張英和笮融?”
楊景也感覺到了縣君對自己的不滿,他不敢再糊弄甘寧,只得老老實實交代一切。
“當然有圍剿,太史慈負責圍剿張英,周泰負責圍剿笮融,孫賁親自率軍圍剿廬陵郡僮芝,但長沙郡的劉磬在后背支持張英和僮芝,而笮融手下信徒眾多,圍剿并不順利。
今年三月,孫策率大軍和揚州刺史陳瑀聯(lián)合征討袁術,不料陳瑀卻率軍偷襲吳郡,孫策只得回師吳郡,孫賁也率太史慈、周泰等大將趕去助戰(zhàn)了,聽說袁術已死,估計孫賁很快就會回來了。”
“那南昌縣誰在坐鎮(zhèn)?現(xiàn)在有多少軍隊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