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四章收復三郡
太史慈縱馬疾奔,一馬當先向前沖去,每個騎兵的血液都燃燒起來了,“殺啊!”他們大叫著猛沖,揮舞著長矛,兩千騎兵在曠野里疾奔,三千步兵緊隨其后,他們丟掉了重盾,提刀追趕,俘虜投降的敵軍。
兩千騎兵儼下山的猛虎,已經沖到敵軍的前面,截斷了大部份敵軍的退路。
大部分士兵雖然已經逃出火海,他們異常狼狽,身無盔甲,手無兵器,甚至很多士兵的鞋都跑掉了,光著腳跪在地上拼命求饒。
但大部分人還背著一只布袋,那是他們的隨身財物,本來外披盔甲,遮住了布袋,現在脫去盔甲后,背后的財物袋就露出來了。
在被大火燒死和被敵軍殺死的危險面前,什么士兵的責任,什么軍中的規矩,都統統見鬼去,逃命和保護自己的財物才是第一重要,逃不掉就投降,這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。
但并不是所有士兵都投降,還有兩千南夷軍隊在大將萬康的統領軍繼續和楚軍對抗,他們是山夷軍,雖然裝備落后,身材矮小,但卻要比漢人軍隊硬氣得多,他們個個悍不畏死,根本不會投降。
太史慈大怒,喝令道:“兩千騎兵全力進攻南夷人!”
他親自率領兩千騎兵發動了凌厲的、風暴似的攻勢,他們沖進人群,戰刀劈殺、長矛挑刺,戰馬沖撞踐踏,瞬間便沖開了一條血路。
兩千南夷軍就像落入野狼圈套的羊群,根本無法抵抗騎兵的殺戮,除了脆弱的一點點抵抗還擊外,完全就是一邊倒的屠殺,到處是一群群被殺戮被驅趕的南夷士兵,尸橫遍野,血流成河。
太史慈從軍十幾年,還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痛快殺人,他手執長槍,縱馬在人群中殺戮,這時,他迎面遇到了大將萬康。
萬康大吼一聲,大刀揮過,恨不得將敵將一刀攔腰斬斷,內臟流滿一地......
可惜這只是他的癡心妄想,他第一刀劈空,第二刀還沒有劈出,他便被太史慈的長槍刺穿了咽喉。
很多時候的拒不投降并不是因為勇氣,而是因為無知。
南夷人士兵還是第一次和騎兵對抗,他們最終被騎兵的氣勢嚇得崩潰了,隨著主將萬康陣亡,剩下的士兵大喊一聲,向兩邊奔逃,但他們卻遭遇到步兵的攔截,步兵們刀劈矛刺,頓時死傷大片,無數南夷人終于開始像漢人跪地求饒,但他們沒有得到憐憫,拒降者,格殺勿論,他們要為剛才拒降付出慘重代價。
兩千南夷士兵最終被屠殺殆盡,沒有一個活口。
…………
吳巨帶著數百人倉惶逃回布山縣,追兵將至,他不敢在布山縣停留,帶上自己家人,又取了幾百頭牲畜和幾百石糧食,繼續向西北益州方向逃去了。
吳巨和劉備有舊,現在他只能去投奔劉備。
兩個時辰后,西楚追兵也趕到了布山縣,郡丞劉懿率領官員出城投降,隨著人口最多的布山縣投降,郁林郡也被西楚軍拿下了。
郁林郡面積很大,面積相當于現在的大半個廣西,一共有九個縣,但大部分都是小縣,人口過萬的縣城只有兩座,一座是郡治布山縣,今天的桂平,一座便是潭中,也就是今天的柳州,兩座大縣都分布在潭水兩岸,潭水自然就是柳江。
很快潭中縣的縣長和縣丞趕來面見步騭,表示效忠西楚。
步騭隨即任命郡丞劉懿為郁林郡太守,并在布山縣駐軍三千人,大軍隨即返回了廣信縣。
第二百三十四章收復三郡
這時,南海郡太守王川發來了鴿信,表示愿意效忠楚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