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七章兄弟夜談
進(jìn)入十二月后,新年的氣氛便越來越濃了,各地百姓紛紛釀屠蘇酒、殺豬宰羊,準(zhǔn)備新年祭祀。
在襄陽西北二十里外,有一處地方叫隆中,這一帶山清水秀,生活著不少村民,這里雖然距離襄陽很近,但它行政上卻屬于南陽郡鄧縣管轄。
隆中南面有一座低緩的小山崗,看起來就像條龍伏臥在田埂之間,當(dāng)?shù)匕傩毡憬兴P龍崗,寒冬時節(jié),臥龍崗也一樣被白雪覆蓋。
臥龍崗山腳的一片竹林前有一戶占地約兩畝的殷富人家,這戶人家似乎剛成婚不久,門前屋后還掛著喜慶的燈籠,大門上還貼著囍字,大家應(yīng)該都猜到了,這里便是諸葛亮的家了。
這也是諸葛亮明明生活在襄陽城郊外,卻說自己躬身于南陽的原因,隆中雖距襄陽很近,卻屬于南陽郡鄧縣管轄。
建安元年,袁術(shù)任命的豫章太守諸葛玄投靠了劉表,當(dāng)時劉繇大軍也敗退到豫章郡,朝廷也任命了朱晧為豫章郡太守,豫章郡局勢非常復(fù)雜。
諸葛玄便將兩個侄子諸葛亮和諸葛均送往襄陽,這其實(shí)也是向劉表表達(dá)忠心的一種方式,說是人質(zhì)也說得過去。
建安二年,諸葛玄被南昌豪強(qiáng)殺死,獻(xiàn)首級給劉繇,諸葛兄弟也失去了人質(zhì)價值。
年僅十七歲的諸葛亮便帶著弟弟諸葛均離開襄陽城,來到了距離襄陽城二十里外隆中定居。
一個月前,諸葛亮迎娶了名士黃承彥之女黃月英,兩人夫唱婦隨,夫妻十分恩愛。
眼看要新年,諸葛亮也張羅著要過年了,這天下午,一名年輕文士風(fēng)塵仆仆而來,他到處打聽,很快來到諸葛亮的家門前。
文士敲了敲門,門開了,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年看清門外之人,愣了一下,頓時高興得跳起來,“大哥來了!”
來人正是諸葛亮之兄諸葛瑾,他從丹陽郡秣陵縣過來,他和三弟諸葛均擁抱一下,笑問道:“你二哥呢?”
“二哥,大哥來了!”
諸葛亮聞聲出來,看見大哥,也激動得和大哥擁抱。
諸葛瑾笑瞇瞇道:“聽說二弟成婚了?”
諸葛亮連忙給兄長介紹妻子黃月英,黃月英行一萬福禮,又笑問道:“嫂子可一同來?”
諸葛瑾笑道:“她暫時住在娘家。”
諸葛瑾也是去年才成婚,妻子謝氏同樣是名門之女。
“大哥來得正好,先吃飯,吃完飯我們再細(xì)談!”
吃罷晚飯,天色漸漸黑了,諸葛亮請兄長到自己書房就坐,黃月英給他們上了熱茶,諸葛亮問道:“大哥似乎有心事,是出什么事了嗎?”
諸葛瑾嘆了口氣道:“孫賁逼我做他的幕僚,我不愿為他效力,便連夜逃出來,直接坐船過來了。”
“啊!那大嫂要不要緊?”
“她沒事,她暫時回了娘家,孫賁在丹陽郡幾乎沒有勢力了,他不敢亂來。”
“大哥不看好孫賁?”
諸葛瑾搖搖頭,“此人雖有野心,但太平庸,而且目光短淺,為一己之私不惜拆散江東基業(yè),甘為曹操鷹犬,令我不齒。”
“上次兄長寫信來,不是說弘咨推薦兄長去孫權(quán)那里嗎?”
“本來是考慮去的,但正好出了二孫反目這件事,我就想再看一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