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八十六章曹孫談判
周瑜駐軍在蕪湖鎮,京東的水軍后勤基地已經沒有了,他想攻打江北歷陽縣大營,但他卻發現自己軍隊士氣低迷,如果強行出戰,反而會遭到慘敗。
周瑜無奈,只得撤軍到蕪湖鎮,考慮下一步的對策。
周瑜現在也很迷茫,他看不到未來,他原本上岸進攻圍困丹徒的曹軍,但他忽然接到命令,吳侯正在和曹軍談判,不準他輕舉妄動,破壞談判。
周瑜心情很糟糕,他現在最嚴峻的問題就是補給斷了,糧食已經支持不了幾天,他現在得想辦法找到糧食。
這天下午,周瑜剛準備上岸,忽然有士兵來報,“西楚軍師魯肅來了!”
議事艙內,周瑜看完了甘寧給他寫的親筆信,甘寧并不是要他歸降,而是邀請他駐扎彭澤,商量共同對付曹軍。
周瑜有足夠的情商,他當然知道甘寧是想招攬,只是用了一種委婉迂回的方式,先合作,再投靠,且不說這種方式他能不能接受,但火燒眉睫的糧食短缺卻讓他無法拒絕。
他沉吟片刻說:“我可以駐扎彭澤,但我需要糧食補給,急需!”
“當然可以!”
魯肅停一下,又小心翼翼道:“公瑾,你不多問一問?”
周瑜淡淡一笑,負手走到舷窗前,目光深邃地注視窗外,良久,他聲音變得無比的疲憊,“子敬,你不會以為我真的忠心于江東吧!”
魯肅一下子瞪大了眼睛,他怎么也想不到周瑜會說出這樣的話,“可是。可是”魯肅一時間不知該怎么說了。
周瑜又輕聲道:“我只是忠心于伯符,忠心于他和我之間的惺惺相惜,但自從他被一群人聯手刺殺后,我的心就冷了,我甘心被邊緣化,甘心被孫權遺忘,我對江東所有的效力,都不過是對伯符留下事業的舊情,但自從步騭事件后,這份舊情也完全消失了,我看透了江東的本質,也早就看到了江東的命運。”
說到這里,他回頭目光堅定地對魯肅道:“你去回復楚侯,如果他能擊敗曹軍,我周瑜愿意一生都為他效犬馬之勞,可如果他不能”
周瑜又回頭望著江面,長長嘆了口氣,“那我周瑜就會歸隱山林,永不問政事!”
當天下午,周瑜下令船隊起航,浩浩蕩蕩向彭澤縣駛去。
丹徒縣是江東的第二個都城,整整耗費了一年時間修建,城墻極為高大堅固,護城河又深又寬,城門也是用生鐵鑄造,再強的撞木也沖不開,而且城內還有一百五十萬石糧食,數十萬貫銅錢和各種堆滿倉庫的物資,這些都是江東厚實的家底。
城內還有八萬大軍,由抗曹意志最強硬的呂范親自統領,當然,真正的軍權在孫權手上,只要他愿意,他隨時可以罷免呂范。
但孫權的意志從來不是由呂范控制,他統治的根基是江東各大世家,江東各大世家的態度也決定了他的態度,孫權一方面被強大的求和派裹挾,派張昭出城去談判,另一方面他又出于對自己生命安全的恐懼,任命呂范為守城使,統領八萬大軍守城抗曹。
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,反應出了孫權內心患得患失的分裂,但他內心真正的渴望,是圍城大軍會因為某種原因而突然撤軍。
張昭是第三次出城和曹植談判,或者是說和荀攸談判,曹植一直躲在幕后,而被推到前臺的是荀攸。
“荀軍師,你我心里都明白,如果你們能攻下丹徒縣,那我根本就沒有機會坐在這里,不是嗎?”
第二百八十六章曹孫談判
張昭說得很坦率,“我們有足夠多的糧食和強大的城防,堅守一兩年都沒有問題,但你們卻拖不起,但吳侯不愿意見到城內的百姓遭受圍城之災,所以我帶著最大的誠意來和貴方,找一個我們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。”
荀攸盯著張昭看了半晌,才淡淡一笑:“在今天正式商談之前,我先回應一下上次張軍師或者吳侯的質問,你質問我們為什么要撕毀之前的達成的七年協議?那份協議最后一條寫得很清楚,如果我們雙方中任何一方實質性地違反了協議,那么這份協議可以隨時作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