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日,太史慈寫了一封辭職信,連同縣尉之印一并交給了縣長,請縣長轉給吳侯,他收拾行李,帶著妻兒跟隨甘寧上路了,小兒子的棺木遷徙太史慈便委托給了喬安。
第八十四章精誠所至
喬安隨即花重金請道士遷墓,做法事七天后,喬安和十幾名道士也護衛著棺木啟程了。
從太末縣去南昌其實并不遠,不用去長江坐船之類,直接走陸路沿官道向西走,兩天后就進入了豫章郡境內,再走幾天便抵達南昌縣了。
甘寧隨即任命太史慈為第五軍校尉,統領一萬五千軍駐扎潯陽縣,并授予太史慈一千部曲,這是太史慈的軍隊,不管太史慈調去哪里,這一千軍隊都會跟隨,這也是太史慈自東萊郡起兵以來,第一次擁有自己的部曲。
當然,校尉級將領都有一千人的部曲,都尉有三百人部曲,都尉以下就沒有了。
目前甘寧的兵力已經增加到六萬五千人,一共分為五軍,其中第二軍校尉是丁奉,統領一萬五千人,駐扎武昌縣。
第三軍校尉是徐盛,統領一萬五千人駐扎彭澤縣。
第四軍兵力稍少,只有五千人,由校尉沈彌統領,駐扎廬陵縣。
第五軍校尉便是太史慈,而第一軍校尉則是王平,統領一萬軍駐扎南昌縣。
五軍校尉的六萬大軍都是直接向甘寧效忠,由甘寧下達的手令和虎符調動。
雖然六萬大軍都效忠于甘寧,但法理上,它并非甘寧私人的軍隊,而是屬于豫章郡政權的軍隊。
所以,甘寧也有一支完全屬于自己的部曲,一共有五千人,由張喜和王小蠻統領。
這天上午,王小蠻回來交令了,他同時也帶來了江東的最新消息。
王小蠻結束許昌任務后,便沒有直接回柴桑,而是扮作一個商人去吳縣呆了一段時間,打聽江東的消息。
“先說說許昌之事!”甘寧笑道。
“啟稟主公,其實刺殺孫翊并不難,曹操沒有派人監視孫翊,孫翊本人也很高調,天天外出,公開露面,但要保證不露痕跡殺他,不能給對方留下任何線索,就得費一番功夫。
主要是觀察,了解他的習慣和細節,比如他請客赴宴,送客的時候是最好的機會,他本人酒喝多了,反應下降,親兵又不能距離他太近,必須保持一定距離。
我們便選擇了許昌歡慶官渡之戰勝利的那天,酒樓都坐滿,客人很多,孫翊送客的時候,門口就有很多人,防不勝防,機會就有了,結果一擊而中,用毒箭射穿了他的頭顱。”
“你們撤退時沒有被人發現嗎?”
“回稟主公,我們很小心,考慮也周詳,所有手下都能說江東吳語,即使被人聽見,也是江東那邊的口音,相信任何人都想不到是我們下手。”
甘寧點點頭,“吳郡那邊的情況呢?”
王小蠻笑道:“吳郡那邊情況很有意思,孫權居然壓制住了孫翊被刺殺的消息,只有極少數內部人知道,吳老夫人應該知道,聽說她一病不起,可能張昭之類的高官知道。”
“徐家的情況呢?”
“聽說徐姑娘逃婚了,跑去了會稽郡,她可能還不知道孫翊被刺殺,然后就是徐家另一個孫女準備出嫁給孫權,好像還是個寡婦,吳縣都在傳這件事。”
說到這,王小蠻又道:“聽說江東要遷都了,遷到丹徒縣,丹徒那邊已經開始著手擴城,應該是真的,這件事滿城皆知。”
“有沒有孫賁那邊的消息?”
王小蠻搖搖頭,“卑職只知道這段時間孫賁很低調,而且和孫賁大部分時間都在九江郡,和吳縣往來很少,也沒有人提及他。”
甘寧忽然想起一事道:“我讓你打聽趙云的消息,你有他的消息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