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五章視察軍田
南昌城外就有不少軍田,由南昌籍士兵的家屬耕種。
甘寧帶著趙云一路騎馬在官道上緩緩而行,兩邊都是一望無際的麥田。
“軍田是我們軍隊制度的根基,首先士兵從軍后,他的家庭就會改為軍戶,只有軍戶才能授予軍田,每戶二十畝上等良田,如果情況特殊會略有增加。”
“請問主公,什么情況才叫特殊呢?”趙云笑問道。
“主要是看士兵需要贍養(yǎng)的人口,比如家里孩子多,還有父母,不過這種情況一般是不會允許從軍的,但如果家里還有兄弟的話,就可以從軍,這種情況下,軍田就會酌情多給三五畝,但也不會太多,否則會讓其他士兵感到不公。”
甘寧馬鞭一指官道兩側由青轉黃的麥田道:“這兩邊都是軍田,田契屬于軍隊,士兵家眷可以無償耕種,也免田稅,若士兵陣亡或者退伍后,土地產(chǎn)權就歸軍戶了。”
趙云沉吟一下道:“如果士兵投降對方怎么辦?”
甘寧點點頭,“這確實是一個棘手的問題,每個地方的處理辦法都不同,黃祖那邊是直接剝奪軍田,還要補稅,我們這邊沒有那么刻薄,這種情況就是軍戶轉為民戶,去耕種官田了,官田也是免稅的,但要交四成的租子。”
這時,前面出現(xiàn)了一個村莊,插著一面軍旗,這就是軍戶村了,里面居住的都是軍戶。
“這個村子里都是軍戶,我們去看一看。”
甘寧帶著趙云,在數(shù)十名親兵的護衛(wèi)下,縱馬下了官道,沿著小道向村里奔去,早有地里耕種的農民跑回村報信了。
里正聽說主公來了,帶著全村百姓出來迎接。
甘寧笑瞇瞇對眾人道:“我和趙將軍來查看軍田,順便探望各位父老鄉(xiāng)親。”
里正連忙道:“請主公進屋吧!”
甘寧見村口有棵大樹,蒼勁挺拔,亭亭如蓋,便笑道:“就在大樹下坐一坐吧!不進村了。”
眾人連忙跑回家拿來席子鋪在地上,甘寧席地而坐,又招呼眾人都坐下,眾人謙讓,最后只有幾個老人坐了下來。
“今年的收成看起來應該不錯,大家估算一下,今年小麥畝產(chǎn)能到多少?”
“稟報主公,我們這兩天還在談論今年小麥產(chǎn)量,估計要突破畝產(chǎn)五百斤了。”
東漢時的一斤還不到后世的半斤,畝產(chǎn)五百斤也就是后世的兩百多斤,在東漢而言,北方小麥畝產(chǎn)也就相當于后世的一百多斤。所以畝產(chǎn)小麥兩百多斤已經(jīng)不錯了。
甘寧點點頭,又問道:“曲轅犁大家都用上了嗎?”
“回稟主公,都用上了,非常好用,比直轅犁好用得多,以前兩個人最多能犁地三十余畝,現(xiàn)在用曲轅犁就能犁地五六十畝了,簡直太實用了。”
曲轅犁是去年秋天出現(xiàn)的,率先在南昌縣周圍推廣,甘寧也知道大家都夸贊它方便輕松,關鍵是大大提高了耕田效率,普通百姓的收入就會大大增加,糧食產(chǎn)量也會大漲。
東漢末年,雖然大量北方農民南遷,但廣大南方還是人少地多,如果推廣曲轅犁,耕地效率提高一倍,耕地也會增加一倍,糧食產(chǎn)量也會增加一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