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西走廊上的馬匪只是一段小插曲,并不影響唐軍疾速行軍。
十月中旬,李鄴的隊伍穿過了河西走廊,向六盤關方向而去,李鄴決定走涇原道,能節省三天時間。
十月的最后一天,隊伍終于從涇原道出來,而就在同一天,一場特大暴雪席卷了河西、朔方和隴右,在第二天晚上,暴風雪南下,同樣席卷了關中。
幸運的是,李鄴的隊伍在暴風雪來臨之前,提前半天進入了長安。
李鄴站在書房窗前,喝著濃香的奶茶,望著天空一團團雪球被北風裹夾,在風中狂舞。
這時,獨孤新月走到丈夫身邊,輕輕笑道:“上天也眷顧夫君,給了夫君回家的機會?!?/p>
李鄴點點頭,“去年第一場暴雪我記得是十一月上旬,今年居然提前了,幸虧決定走涇原道,否則隊伍就會被暴雪困在岐州?!?/p>
“以后夫君還會去安西嗎?”
李鄴苦笑一聲,搖搖頭,“不知道,但我要想個辦法,盡量縮短長安去安西的時間,距離太遠,對我們控制安西很不利?!?/p>
“最好的辦法還是設立驛站吧!”
獨孤新月笑道:“我聽父親說過,每隔百里設一座驛站,換馬換人接力奔跑,晝夜不停,只要二十天就能到北庭,二十五天左右到安西,這是最快速度了。”
李鄴腦海里想到的卻是蒸汽火車,但現在還不現實,鐵產量達不到,技術水平也達不到。
李鄴笑了笑道:“你說的是送信,我在想如何運兵,這次我們用大車運傷兵給了我一個啟發,可以造一種比較長的大車,每輛大車坐五十名士兵,然后用八匹挽馬拉拽大車奔行。
同時在沿途設立馬站,每個馬站有上千匹馬,每到一站就立刻換馬,士兵可以躺坐大車內,比較舒適。
這樣一來,用兩百輛大車就能運送一萬人,我估計也只要二十天時間,一萬軍隊就能抵達北庭了?!?/p>
“這和我說的設驛站不是一回事嗎?”
李鄴搖搖頭,“不一樣,驛站是換人換馬,馬站只換馬,不換人,主要方便運輸軍隊?!?/p>
歷史上的蒙古騎兵創造了每天行軍九十公里的記錄,如果按照這個速度,騎兵從長安到北庭,二十天就夠了。
但那是要有在馬上睡覺的習慣,晝夜不停行軍,還要攜帶母馬產奶為糧食,還要用馬屎為燃料,還要一望無際的草原。
所以蒙古軍西征要大量破壞農業設施,就是為了把農田變成牧場,方便他們行軍。
但這種方式對唐軍并不適合,對農耕民族還是用大車更方便,沿途進行補給,不僅運人,還能運載輜重糧草等等。
獨孤新月笑道:“那首先就得修路啊!修一條很平整的唐直道,一直通往河中,這得修很多年才行?!?/p>
沒有平整的道路,李鄴的馬拉列車方案就是空談,不過話說回來,秦始皇考慮秦直道的初衷應該和自己一樣,用最快的速度把軍隊送往邊疆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