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卑職認為,如果他們不殺牲畜,攜帶的糧食能堅持半個月,如果殺牲畜為糧,比如騾子,那就能堅持一個月,但如果他們拼命沖擊突圍,士兵必然會大量陣亡,這樣一方面會減少糧食消耗,另一方面這些陣亡士兵的戰馬又能用來當糧食,堅持是時間會更長,具體卑職好好想一想?!?/p>
李鄴點點頭,“你看得很透徹,寫完報告后,你休息兩天,然后出任薊縣縣令。”
“啊!”
王寶福著實驚呆了,薊縣地位相當于畿縣,正六品,自己等于是官升三級,他頓時激動萬分,跪地叩謝,“感謝殿下任命,卑職一定忠君愛民,清廉為官,以報答殿下的信任!”
李鄴微微笑道:“你是一個敢于擔當、愛民如子的好官,我相信你的仕途絕不會止于縣令!”
十年后,長安新上任的京兆尹,正是改名為王昌的王寶福,他愛民日子,贏得了長安百姓的愛戴,二十年后,年近六十的王昌出任左相門下侍中,連續七年出任相國,封燕國公,最后病逝于任上,謚號為慈,視民如子曰慈。
緊靠的覺華島的遼西走廊上,一萬唐軍從兩百艘上下來,另外一百艘大船卸下了大量糧食物資。
這一帶比較窄,寬度約三十里左右,但能走騎兵和大車的地方只有兩里,唐軍就沿著這兩里修建了一座板式軍營,用木頭和泥土夯制兩丈高的營墻。
并在大營前方三十里處的高山上修建了一座烽燧,隨時監控官道的契丹軍,給軍營提供預警。
唐軍駐營的附近并沒有村莊,最近的一座村莊也在三十里外,周圍荒無人煙。
不過這一萬唐軍并不孤立,在距離軍營十里的覺華島上還有一座軍營,也駐扎一萬軍隊,并儲存了大量物資,一旦走廊上的戰局吃緊,島上的軍隊將隨時出擊。
唐軍的主將不是別人,正是老將王思禮,他再三向李鄴請求,李鄴感其誠意,便任命他為遼西走廊主將,率領兩萬大軍負責攔截契丹大軍南下。
這天上午,王思禮得到急報,烽燧有黑煙燃起,他連忙走出大帳,向北方的烽燧望去,只見北方山上燃起了細細一條黑煙。
一股烽煙意味著一千人以下的軍隊來襲,這應該是敵軍的探哨。
王思禮當即令道:“李魚將軍!”
“卑職在!”
一名虎賁中郎將上前行禮。
“伱率領三千弟兄去看看,若是小股探哨,可伏擊他們,若敵軍敗退,切記不要追趕,我擔心后面還會有大隊敵軍?!?/p>
“卑職遵令!”
虎賁中郎將李魚率領三千精銳士兵趕往軍營北面。
兩個弱點
一支百人契丹騎兵正疾速南下,他們確實是探哨,契丹雖然比較謹慎幽州的二十萬唐軍,并不代表他不窺視幽州,契丹之前為了控制平州高句麗人,不惜刺殺了平州刺史宇文懷德,他們并不知道宇文懷德就是李淮。
在震懾了高句麗人后,契丹隨即派了一萬軍隊進駐平州,以低調的方式,走出了決定性的一步。
契丹雖然沒有繼續增兵,但不等于他們不關注幽州局勢,兩天前他們接到平州情報機構的飛鷹傳書,唐軍出現了異動,契丹著實擔心遼西走廊的情況,便派出一支探哨騎兵南下,查看遼西走廊的情況。
這支百人騎兵的首領叫耶律答,他們正沿著官道疾奔,遠處是雄偉的燕山山脈,近處是大片樹林和起伏的低矮丘陵,他們不斷從一座座丘陵山谷中穿過。
這時,有士兵忽然指西面高山上喊道:“百夫長,快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