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些天李鄴都是住在自己的齊王府內,他的齊王府也在平康坊,就是從前虢國夫人楊玉珮的宅子,不過他只也是臨時居住,很快他就要搬去興慶宮居住,這也是他和天子達成的協議,封閉大明宮、太極宮、華清宮,但允許他使用興慶宮和芙蓉園。
下午時分,李鄴來到了興慶宮金明門,興慶宮有一名老宦官為管事,還有數十名老宮女,她們無家可歸,就留在宮中打雜,清理雜草,擦拭灰塵等等。
老宦官叫做趙保忠,年近六十歲,原本太極宮主管錢米發放,因為那個差事有油水,便被人頂掉了,打發來興慶宮做管事。
“殿下什么時候搬過來?”趙保忠恭恭敬敬問道。
“王妃和孩子都在路上了,估計再過兩三天到長安吧!我過來看看收拾得如何了。”
“回稟殿下,都已經收拾好了,我們隨時恭候王妃和幾位次妃駕到!”
“趙公公在大明宮做過嗎?”李鄴又笑問道。
趙保忠搖搖頭,“老奴一直在太極宮負責照顧太妃們的生活起居,職責涇渭分明,從未去過大明宮,老奴直到前年才調來興慶宮。”
“那她們呢?”李鄴又望著遠處數十名老宮女,差不多都三四十歲了。
趙保忠苦笑一聲道:“她們是老奴帶來的,也是照顧太妃們的宮女,家里都沒人了,放不出去,懇請殿下給她們一口飯吃。”
李鄴主要是擔心這些宦官宮女認出楊玉環,不過也無所謂了,就算感覺有點眼熟,這些宮人也不敢亂說話。
“無妨,就讓她們留在這里吧!”
“多謝殿xiati恤!”
李鄴隨即走進了興慶宮,他已經來過幾次,都比較熟悉了。
興慶宮占地兩千余畝,被一道高墻一分為二,北面是政務區,將來齊王府的官署都會集中在北區,南面是生活區,他和家人生活在南區。
南區是一片園林式的大宅,占地一千畝,中間是五百畝的龍池,中間有一種小島,叫做瀛洲,島上有一片建筑群。
龍池四周分布著大量建筑,以沉香亭、長慶殿、龍堂、花萼相輝樓、勤政務本樓為五大建筑群,在沉香亭的南面有一座人工堆砌的小山,山腳下是一片寬闊的草地,可以打馬球,騎馬等等。
原本太極宮的東宮成為安祿山的親衛駐扎地,被破壞得很嚴重。
天子李亨便把興慶宮改為了東宮,成為太子李豫的住處,李豫特地把后宮金花落進行改造。
那里原本是一處開放式的宮殿區,李豫把它改小,改精致,成為一片比較舒適的建筑群,又修建了一條很長的空中檐廊,和龍池邊西北的沉香亭連接在一起。
李鄴也同樣是看中了金花落,這里更像生活居住的官宅,四周種滿了菊花,也是李鄴最喜歡的花之一,尤其風從南面吹來,隱隱帶來了沉香亭的異香,令人心曠神怡。
巡視了一圈,李鄴便離開了興慶宮,前往東內苑的軍營。
兩天后,一支浩浩蕩蕩的船隊從西面駛來,這支船隊由六百余艘兩千石左右的船只組成,貨船和民船都有。
它們是從荊州撤回來的一部分船只,滿載著物資和糧食,李希烈不想得罪李鄴,便放它們通行,這支船隊到達長安后,卸下貨物又直接趕赴隴右接人。
此時,長安北面的渭河碼頭上各種糧食物資堆積如山,數千勞工在忙碌地搬運,將糧食和物資搬上小船,小船隊又送往數里外太極宮北面的禁苑內,太倉和左藏庫都在那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