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隆基便開始懷疑楊妃出軌了,這個懷疑的種子一旦在他心中種下,就開始發芽冒頭了。
李隆基走進院子,他隱隱聽到了楊妃興奮的尖叫聲,他連忙一擺手,讓兩個小宮女等在院門口。
他走到門口,聽見了房間里有急促的呼吸聲,門居然沒有關。
李隆基用拐杖捅開門,眼前極為丑陋的一幕讓他驚呆了。
房間里的兩人興致正濃,一回頭,看見站在門口的天子,侍衛跳下床,嚇得跪倒在地。
楊玉珮卻怒道:“你這個老閹人過來做什么,壞老娘的興致!”
“你你們”
楊玉珮的話使李隆基受不了,他忽然大吼一聲,“朕要殺了你!”
他揮杖向楊玉珮打去,卻一頭直挺挺栽倒在地上。
“陛下太上皇”
李隆基被刺激太深,中風癱倒了。
岳州消息
江陵,李氏族人目前就生活在這里,李鄴對自己的族人還算不錯,李洵出任江陵縣令,李鄴出錢,在這里買了百頃土地和二十座小院分給族人,每月還有例錢,使他們的生活比其他逃難百姓舒服得多。
當然,李鄴對族人的要求也很嚴,不得仗勢欺人,更不得欺壓良善,族規也十分嚴厲,違反族規將停止發放每月例錢,嚴重者甚至還追回田產和房屋。
其實就是一句話,老老實實做人,不要惹是生非。
家主依然是李鄴的父親李岱,他現在可是大唐左相,人又在遙遠的西北,沒有時間也沒辦法過問族務,基本上都是副族長李崤主持家族事務。
李洵的官聲不錯,他上任半年已經解決了江陵百姓抱怨已久的幾件民生之事,一是渡江問題,原來的渡船太小,每次都要排隊一兩個時辰,百姓怨聲載道,李洵擴大民間辦渡船,他批準增加了三家船行經營渡船,渡船一下子多了起來,運載量大,又安全,渡江從此再也不用排隊。
其次便是城墻邊菜場的臟亂問題,每天都有大量農民進城來賣菜,都在城墻兩側,江陵盛產魚蝦,商販們隨地殺魚,魚內臟以及死魚爛蝦到處亂扔,時間久了,城墻兩側臭不可聞,周圍的居民十分不滿,經常和菜販子發生沖突。
李洵辦法很簡單,把城墻兩側畫了很多方格,每個方格就是一個菜攤,把每個菜販子的位置固定下來,每個方格內放一個籃子,所有魚腸子和死魚爛蝦都必須扔在籃子里。每天都有人收走,如果隨便丟棄垃圾被發現,則警告一次,若被警告三次就取消擺攤資格。
整肅后,無序的菜場煥然一新,李洵又拿石灰水消毒,臭味便消失了。
緊接著,李洵又組織了一支三十人的三色棍隊,在街頭巡邏,看見無賴在街頭滋事,或者調戲婦女,棍隊立刻將無賴拿下,不管對方是什么人,什么背景,當街棒打三十棍,短短十幾天功夫,數十名無賴被脫去褲子當街棍打,便再也沒有人敢尋釁滋事了,江陵縣的社會治安煥然一新。
這三件事做完,李洵的聲望高漲,百姓無不夸贊。
實際上,李洵敢做這些事,還是因為他后臺硬,他的后臺是江漢節度使李鄴,他觸犯到了很多人利益,比如渡船,原來的渡船是被羅縣尉的小舅子壟斷的,他把渡船經營放開后,羅縣尉也不敢說什么。
第二條是比較繁瑣,額外增加很多事情,以前的官員都事不關己,懶得過問。
第三條更是會得罪人,很多無賴都是大戶人家子弟,仗著家里的各種關系在江陵胡作非為,李洵動手后,這些大戶子弟被責打,家里也不敢尋仇,只得認了,同時約束好子弟,不敢再惹事生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