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壑難填
高力士笑道:“但族人中有贊成,有反對,鬧得不可開交,李林甫就把祠堂一分為二,實際上就是分家了,東祠讓李岱出任族長,西祠繼續(xù)讓李岫當(dāng)族長,所以長安就有童謠,李相國,臨終劈開子孫根,說的就是李家分祠之事。”
李隆基瞇眼問道:“那李林甫的攬翠樓歸誰了?”
高力士心中一跳,他忽然明白了,今天圣上是有備而來。
“給了三十八郎李鄴!”
李隆基點點頭,“這就對了,他是把李鄴視為繼承人。”
李林甫的子孫還看不透,但李隆基和高力士這種站得高的人明白,怎么判定誰是李林甫的繼承人,其他就是虛的,關(guān)鍵就看李林甫把藏寶的攬翠樓給誰了,其次就是看爵位繼承,但這要等他死了以后才能決定。
“李林甫還能活多久?”李隆基又問道。
“御醫(yī)說,他已經(jīng)油盡燈枯,現(xiàn)在就靠人參吊命,但也活不了多久了。”
李隆基眉頭一皺,“活不了多久具體是多久?”
“御醫(yī)說他活不到春天。”
李隆基半晌冷冷道:“等他死了,李岱和李鄴不得服喪,繼續(xù)任職,其他子孫和女婿全部除官服喪,就算服喪期滿也不得再任職。
“老奴明白!”
高力士明白了,這是天子以服喪為借口,將李林甫的子孫全部革職免官,只有李鄴父子特免了,這應(yīng)該是貴妃的擔(dān)保起作用了。
李隆基負手走了幾步道:“你回頭去找李鄴,攬翠樓的物品,他可以取走十件,然后把清冊交給朕!”
高力士心中暗嘆一聲,他就知道天子早就盯住了李林甫的攬翠樓。
“老奴遵旨!”
李隆基也覺得自己的吃相太難看了,便道:“你再告訴李鄴,朕不會虧待他,開春后,朕讓他的父親改任禮部侍郎,他祖父的爵位由他父親繼承。”
除夕下午,李鄴來到了常樂坊的祠堂,今天是族祭日,家家戶戶都要忙碌祭祀,一般祭祀時間是半夜寅時,但也不一定,也要因地制宜。
比如說,長安城有宵禁的規(guī)定,大家怎么聚到祠堂,祭祀結(jié)束后又怎么回去?
再比如,正月初一會有新年大朝,天不亮就要開始,住在長安的百官們?nèi)绻鷷r祭祀,怎么回家換官服,怎么趕得上新年大朝?這些都是很現(xiàn)實的大問題。
所以鄉(xiāng)下或者小縣城可以在半夜寅時祭祀,但長安的習(xí)俗一般都是傍晚開飯前祭祖,祭祀完就各自回家吃年夜飯,有的人家甚至?xí)谡鲁跷寮漓耄@卻是為了方便外地趕回來祭祖的族人。
李鄴走到巷子,他忽然發(fā)現(xiàn)祠堂有點奇怪,好像比上次來變大了,再仔細看,才發(fā)現(xiàn)隔壁老夫婦的房子也一并成了祠堂。
李崤走上前笑道:“這對老夫婦回老家漢中了,把房子賣給我們,正好我們需要一個族人休息區(qū),就把它們院子改造成休息區(qū)了,昨天才完工。”
老夫婦院子的門已經(jīng)沒有了,變成了一堵墻,祠堂只有一扇門進去,然后從院子旁邊開一道門去休息區(qū)。
“我記得他們家好像不大?”李鄴笑道。
李崤點點頭,“只有五分地,但也花了一千貫錢。”
李鄴走到大門前,牌匾已經(jīng)掛好了,‘李氏原州房東宗祠’。
“平康坊那邊是西宗祠嗎?”
李崤搖搖頭,“他們什么都沒有變,還是用原來的牌匾,這就有點惡心了,好像他們是主,我們是次一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