倪文忠的一萬后軍相隔李璘的中軍足有四五里遠,同樣也無法得到得到中軍主力大軍支持,倪文忠只得下令倉促列陣,五千弓兵張弓搭箭向呼嘯沖來的河隴軍騎兵射去。
大片箭矢騰空而起,箭如密雨,百步外,河隴軍騎兵舉盾相迎,在密集的箭雨中,還是有數百人被射倒,戰馬撲倒,騎兵翻滾墜地,慘叫聲不斷。
實力為王
李鄴兵分三路,北面是白孝德埋伏在五里外的樹林背后,衛伯玉打著他的旗號,率領兩萬軍在東北方向緩緩而行,迷惑敵軍,正好遇到企圖偷襲梓潼縣的五千敵軍,并將他們包圍。
后軍的箭雨只射出一輪,河隴騎兵便奔殺而至,五千弓兵轉身倉惶后撤,但騎兵速度更快,河隴軍騎兵如狂風暴雨般地沖進弓兵群中。
席萬里大吼一聲,揮舞大刀劈殺了攔路的一名敵將,人頭飛出一丈遠,戰馬拖著無頭尸體驚恐而逃。
“跟我殺!”
席萬里率領數千人殺進了弓兵群中,他的大刀左右翻飛,死尸在他刀鋒上翻滾,河隴軍騎兵在弓兵群中展開了血腥的殺戮。
這是一場毫不對稱的單邊殺戮,弓兵沒有了步兵和騎兵的保護,就儼如羊群沒有了牧人和獵犬的護衛,只能任由狼群肆意撕咬,騎兵包圍殺戮,不管弓兵的哀嚎求饒,也絕不留情,殺得弓兵失魂喪膽,哭喊著四散奔逃,
后軍主將倪文忠見弓軍無法撤出,他也不管大車了,急得連聲大吼,“刀盾兵接應上去!”
一萬后軍也都是新兵,五千弓兵已經崩潰,五千刀盾兵也同樣士氣低迷,他們雖然進行過夜間作戰訓練,可從沒有和騎兵實戰訓練過,河隴騎兵的戰馬狂奔使他們頭腦一陣陣眩暈,身形反應速度和力量都難以承受高強度的對抗。
尤其弓軍的慘遭殺戮使他們早已膽戰心驚,但在將領們的催促下,迫使他們不得不硬著頭皮迎戰,迎接他們的,將是近四千余騎兵的無情殺戮。
慘烈的戰斗在中軍尤甚,李璘勉強將大軍聚集完成。
從南面殺來的李鄴五萬主力已經殺上來了,兩萬騎兵一左一右,直撲敵軍兩翼。
大軍混戰中,猛將荔非元禮揮動大鐵槍,勇猛無比,他戰馬神駿,兩臂有千斤之力,一根大鐵槍舞得神出鬼沒,擋他者死,攔他者亡,所向披靡,殺得敵軍橫尸遍野,鮮血染紅了原野。
這時,李璘軍中的號角聲再次響起,一萬長矛步兵從側面迎擊而來,李璘集結的這幾萬軍隊是他的精銳主力,雖然遭遇河隴軍伏擊而一片混亂,但他們并沒有棄甲而逃,而是迅速集結,以最快的速度列陣。
李璘之所以敢夜間偷襲河隴軍,也是因為他的軍隊經歷了長期的夜戰訓練,經驗比較豐富。
北面,李璘的五千騎兵和一萬長矛步兵的兩次阻攔終于發揮了作用,騎兵和一萬長矛步兵拼死抵擋,他們給李璘的步兵贏得了寶貴的時間,減輕了李璘軍隊遭遇腹背受敵的巨大壓力。
南面,河隴軍四萬主力分為四軍,前軍一萬人由段秀實率領,中軍一萬人由李鄴本人率領,還有右翼一萬騎兵由荔非元禮率領,左翼一萬騎兵由余長陽率領。
從軍隊人數對比,兩支軍隊處于均勢,都是七萬余人。
但從軍隊實力上對比,李鄴的軍隊卻遠遠占上風,他是五萬騎兵,而對方只有五千騎兵,其余全部都是步兵。
但河隴軍也有很大的弱點,那就是這次李鄴帶來的并不是精銳主力,精銳主力都留守隴右,防止朝廷趁機攻打隴右。
他帶來的軍隊絕大部分都是去年招募的新兵,基本上都是
肺腑之言
李璘乘船南撤帶走了大量的金銀珠寶以及銅錢等大量財物,但糧食卻帶得很少,其他物資更是基本上沒有攜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