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鄴沉思片刻道:“連甘州都撤軍了,那么肅州、瓜州和沙州的吐蕃軍應該也撤離了,否則他們就沒法返回吐蕃。”
“殿下說得和安老爺子完全一樣,安老爺子也是這樣認為,其他三州的吐蕃軍必然已全部撤盡。”
“哪個安老爺子?”
“就是李抱真的父親安齊管,卑職入城時就見到了他。”
李鄴點點頭問道:“那裴家還有人嗎?”
“聽說小叔在甘州,不知他躲在哪里去了。”
小叔就是老三裴俊,是侍妾所生,在家族中地位稍低,老家主裴方帶著長子裴伽率軍去靈武勤王,老二裴健則帶著其他裴家人及時撤去了巴蜀,裴俊是留守,吐蕃攻下張掖后,他便不知所蹤。
李鄴當即道:“我先見一見安老爺子!”
交換俘虜
安齊管年約六十歲,是一個干瘦的老頭,曾任河西節度府司馬、肅州都督,因身體不好,便退仕在家養病,李抱真便是他的小兒子。
安齊管同時也是粟特人長老會成員,算得是粟特人領袖。
見到李鄴,他便忍不住老淚縱橫,“一場浩劫啊!上一次被吐蕃人搶掠屠殺還是開元十五年,三十多年來,張掖又一次遭遇這樣悲慘的命運,殿下,一定要幫幫我們。”
李鄴再三安撫他,保證一定會向吐蕃軍討回公道,好一會兒,安齊管的情緒才平靜下來。
“我們長老會八人,被吐蕃軍殺了五人,簡直慘無人道,還有那么多青壯男女被擄走,這些孩子是我看著他們長大,可是”
“安老曾是肅州都督,知道酒泉那邊情況嗎?”
安齊管嘆口氣:“一樣的,可能就沙州和瓜州好一點,沒有被搶掠,那兩州的吐蕃軍撤到肅州后,才接到隴右的命令,要把河西全部搶光后再撤退,再回去搶已經來不及,所以對肅州和甘州搶得特別狠。”
“他們都已經從大斗拔谷撤退了吧!”
“是的,大斗拔谷還有他們的駐軍,他們不肯放棄大斗拔谷,估計對河西還有野心。”
李鄴沉吟一下道:“這些被搶掠的財富和青壯男女是否還留在大斗拔谷內?”
安齊管搖搖頭,“他們已經吸取教訓了,財富和人都不可能留在大斗拔谷,一定是送走了,錢財是沒有希望再追回來,肯定已經運回高原,但人可能有希望救回來。”
“為什么人還有希望?”李鄴不解問道。
“其實駐扎在河西的吐蕃軍都是吐谷渾人,全部都是,財富是歸吐蕃貴族,但奴隸則歸吐谷渾,我聽他們首領說的,我們八個長老會成員去和他們交涉,要求他們放人,他們的萬夫長說,這些奴隸不會送去高原,會安置在西海周圍放牧,隨后發生激烈爭吵,吐蕃軍萬夫長就翻臉了,殺了五個長老,其他三人被趕出軍營。”
李鄴沉吟一下道:“只要人還活著就行,我手上正好有一萬多吐谷渾戰俘,可以把人交換回來。”
安齊管頓時激動得握住李鄴的手,“殿下簡直就是張掖百姓的再生父母啊!:”
“安公太客氣了,這是我必須做的,現在我需要一個人去和吐蕃人通個氣,不知有沒有合適的人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