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倉庫的是一個漢人,叫做王奉,實際上是一個助理,因為會說吐蕃語,被吐蕃人找來做翻譯,同時兼管倉庫。
“你怎么會說吐蕃語?”李鄴有點驚訝問道。
王奉恭恭敬敬道:“啟稟殿下,小人的父親少年時被擄去吐蕃,在西海放羊十年,學會了吐蕃話,后來他被唐軍救回來,因為他會吐蕃話,又懂漢語,還會羌人語言,他便在涼州官府謀個職,一直做了二十幾年,前年去世了,小人的吐蕃語就是父親教的,卑職也接了父親的職,在姑臧縣做吐蕃語通譯。”
“你認識會吐蕃語的漢人多嗎?”
“小人一共認識五人,都會說兩種語言。”
“他們都在姑臧縣?”
“有兩人在張掖,其他三人都在姑臧縣,和小人一樣,都是縣吏,吐蕃人把我們找來給他們當通譯。”
李鄴點了點頭,又指著遠處幾座倉庫問道:“那邊幾座倉庫里是什么,我看鎖孔的都生銹了。”
“那還是安思順留下來的,都是粗銅錠,積攢了大概三百五十萬斤,我記得是天寶十年,安思順準備鑄錢,正好那年天子頒布旨意,嚴禁各地擅自鑄錢,安思順又不敢了,銅錠就一直放在倉庫里,哥舒翰也沒有動它,一直到現在,吐蕃人想用它來打造盔甲,說了一年,到現在也沒有動。”
李鄴欣然笑道:“估計他們都想讓給我,所以才那么客氣!”
倉庫內所有物資,唯一被吐蕃拿走的便是弓箭,一萬副守城弓和三十萬支兵箭,據說是裝備大斗拔谷的守軍了。
其余物資包括羊皮、藥材、木材、銅錠、糧食、鹽、香料等等,另外還有羊三百萬只,牛五十萬頭,戰馬兩萬三千匹,這才是收獲的大頭。
次日上午,李鄴派人把兵曹參軍李渝找來,李渝便是李鄴的堂兄,李林甫的嫡長孫,經歷比較坎坷,父親李岫因為投降安祿山而被兒子李渝斬斷了右手,失去了出任相國的機會,但也因此撿了一條命。
李岫只是出任太子少傅的虛職,便沒有和陳希烈一起被處斬,而是和另一個因也投降安祿山的兄弟李岷一起,被流放嶺南。
李渝逃到襄陽投奔李鄴,被任命為軍方倉曹參軍事,這次也和李鄴一起出征河西。
“參見殿下!”
李渝向李鄴行一禮,又同時向裴琇行一禮,裴琇笑著向他點點頭。
李鄴擺擺手,“坐下吧!”
李渝坐在裴琇身邊,李鄴緩緩道:“涼州是都督州,設都督、副都督和長史,按照我和朝廷的協議,我可以直接出任都督,不需要朝廷批準,但如果我要任命都督,那就必須要得到得到天子的批準,我只有推薦權,審核權在吏部,批準權在天子手中,雖然我可以不用理會朝廷,但現在還不是我們和朝廷翻臉的時候,所以我打算利用規則繞過朝廷,我兼任涼州都督,裴琇出任涼州副都督兼涼州兵馬使,主管軍務,我這是我有權直接任命的官員。”
說到這,李鄴又看了一眼李渝道:“兄長就出任涼州長史,主管政務!”
因為李鄴只是名義上擔任涼州都督,所以涼州都督府長史實際上就是刺史了,李渝心中著實感動,他當初出任郃陽縣令時,墜入人生低谷,沒想到多年后,自己還有翻身的一天,他眼睛一陣發酸,連忙低下頭。
李鄴又笑道:“司馬就由隨軍判官龐福安出任。當然還有參軍、縣令之類的官員,回頭我會把名單給你。”
“卑職明白了!”
李鄴點點頭道:“伱去找龐福安吧!商量一下怎么建立官衙,你做過縣令,應該不用我來教你。”
李渝起身行一禮,退了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