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隆基冷笑一聲,“那就多謝你的孝心了!”
“高翁!”李隆基喊了一聲。
高力士從馬車前走過來,李隆基哼了一聲,“朕不想走,你扶朕回去!”
高力士看了李璘一眼,見他低頭沒有反對,便扶住太上皇,緩緩向回走。
待天子和高力士的身影消失,李璘起身對宦官宮女道:“你們都回去,繼續(xù)好好服侍太上皇。”
所有人都一頭霧水,搞這么大的陣勢,最后卻虎頭蛇尾,居然放棄太上皇遷徙了,難道真是因為孝道,不敢強迫太上皇離開?
雖然想不通,但確實是結束了,眾人也各自回房去了。
李璘上了馬車,一名親兵抱著一只大箱子匆匆跑來,將大箱子放進了李璘的馬車內(nèi),李璘打開箱蓋,六枚玉璽連同盒子一起擺放得整整齊齊。
傳國神寶,受命寶、皇帝三寶、天子一寶,都齊全了,可惜少了天子行寶和信寶,但最重要的神寶和受命寶都在,關鍵是,這些可都是真的,李璘忍不住呵呵大笑起來。
這六枚璽寶一直不離太上皇李隆基身邊,就算他去聽道也會帶在身邊,李璘便使了一招遷徙計,一片混亂中,太上皇顧不上六寶就被架出來,王慜趁機用六枚假玉璽把六枚真玉璽換了出來。
反正太上皇也沒有機會使用六寶,等他發(fā)現(xiàn)時,已經(jīng)晚了。
“回宮!”
李璘吩咐一聲,馬車啟動,百名騎兵護衛(wèi)左右,數(shù)千士兵跟隨者李璘的隊伍向城內(nèi)跑去。
李璘還是小看了太上皇李隆基,李隆基回到自己房中,立刻吩咐道:“阿翁,把六寶給朕看一看!”
高力士連忙打開大柜子,從里面取出放六寶的紫檀木箱子,放在李隆基面前。
“上皇是擔心十四郎?”
李隆基點點頭,“他的鬼心思朕很清楚,他把朕架出去,又放回來,分明是搞調(diào)虎離山之計!”
李隆基打開紫檀箱子,頓時臉色大變,裝六寶的木匣子都不一樣了,做工十分粗糙,他顫抖著手拾起受命寶匣子,慢慢打開,里面是一個制作粗陋的玉璽,下面連字也沒有刻。
高力士眼睛瞇了起來,暗叫一聲僥幸,自己昨天搶先一步把受命寶換了,若晚一天,就沒有機會了。
這時,李隆基頓時氣得渾身發(fā)抖,眼前一陣陣發(fā)黑,眼看要暈倒,高力士扶住他連忙大喊:“快傳御醫(yī)!”
異常客人
時間過得很快,一晃到了十一月,天氣越來越冷,隴右又連續(xù)下五六天的冬雨,地面變得十分泥濘,陰雨綿綿,空氣變得潮shi寒冷,讓人很不舒適。
一輛馬車停在南城外的亭子旁,這是普通拉客的馬車,金城馬比較多,基本上都是退役的戰(zhàn)馬,十分廉價地賣給普通百姓,用來代步或者拉車。
所以金城縣的載客大車基本上都是馬車,有的還是雙馬車,亭子旁邊的大車就是一輛雙馬車,車夫姓劉,叫劉通,年約四十歲左右,當了二十年的車夫了,五年前開始給自己打工,有了一輛屬于自己的馬車,載客收入都是自己的。
昨天劉通在亭子這里接了一個客人,賺了三百多文,這竟讓劉通產(chǎn)生了守株待兔的念頭,今天又把馬車趕到亭子這里來,夢想著再遇到一位出手闊綽的貴客。
可等了近一個時辰,官道上空空蕩蕩,連個鬼影子都沒有看見。
“啐!蠢貨。”
劉通終于明白自己的愚蠢了,就恨不得給自己一耳光,他拾起馬鞭,懶洋洋準備走了。
“大車等一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