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李鄴只是出兵幫忙剿滅李璘,不占據巴蜀,李亨當然千肯萬肯,就算再給李鄴一些權力,比如提高他的封爵權,允許他封國公,李亨都愿意。
但李鄴會老老實實從巴蜀撤軍,把巴蜀完整交給自己嗎?
李亨心知肚明,李鄴絕不會把巴蜀還給自己,所以李亨要搶在李鄴之前進兵巴蜀,尤其還有大唐皇帝的另外六枚玉璽,絕不能落在李鄴手中。
這時,魚朝恩建議道:“陛下,我們可以先向利州派出一支軍隊,加強利州各個關隘的防御,甚至我們還可以先奪下劍門關,不急于進攻成都,等戰備完成再全線進攻李璘軍隊,這樣既有時間戰備,同時也能阻擋李鄴軍隊趁機南下。”
李亨負手走了幾步道:“魚愛卿的方案雖好,卻只能解決漢中道的問題,三峽道那邊呢?雷萬春的軍隊一樣能從三峽道殺入巴蜀。”
旁邊李輔國道:“陛下,雷萬春的實力還不足以應對李璘軍隊吧!”
魚朝恩也道:“陛下可以命令梁崇義率領大軍南下,牽制住雷萬春,一旦雷萬春有異動,就命令梁崇義不惜代價攻下峽州,奪取夷陵縣,阻止雷萬春軍隊進入三峽道。”
李亨點點頭,“那朕派誰為主將比較好?”
魚朝恩道:“陛下微臣建議趙王為南征主帥,一旦他滅了李璘,迎回太上皇之靈,他的威望必然大漲,陛下便可順理成章封他為太子。”
李輔國心中頓時十分不滿,誰為太子一事,他們還沒有正式商定,魚朝恩怎么能擅自把機會給趙王?
他急忙道:“陛下,趙王領兵恐怕有所欠缺,卑職建議派郭子儀或者李光弼率軍南征。”
李亨擺擺手,“趙王只是名義上的主帥,朕決定命李光弼為副帥,魚愛卿為總監軍,率十萬大軍南下,先進入利州,待糧草物資齊備后,大軍再正式南征巴蜀?!?/p>
就在這時,有宦官在御書房外稟報,“陛下,李副元帥到了?!?/p>
“快宣他覲見!”
李副元帥就是李光弼,他率軍滅了劉展,掃蕩了江淮和江南的民眾造反,正好回朝述職,便接到天子的征召,命他立刻入宮覲見。
李光弼快步走進御書房,躬身行禮,“微臣參見陛下!”
“李愛卿免禮平身!”
“謝陛下!”李光弼站到一旁,沒有理睬旁邊的李輔國和魚朝恩。
李亨緩緩道:“朕已經罷黜李璘皇太弟封號,同時宣布其有罪,接下來就是出兵巴蜀,消滅李璘叛軍,李愛卿有好的建議嗎?”
李光弼沉吟一下道:“陛下,兵貴神速,微臣推斷齊王軍隊也一定會搶入巴蜀,我們陛下趕在他出兵之前,用大軍封鎖利州,不給河隴軍南下的機會,但很可能李鄴已經出兵,卑職擔心從長安派兵去漢中已經來不及,建議駐扎漢中的軍隊立刻向利州集結,增兵守住利州的各個險關要隘。”
不愧是名將,這個建議非常及時,李亨欣然道:“說得非常好,然后呢?”
李光弼又道:“陛下,不一定非要等糧食物資戰備完成,實際上只要有一個月的軍糧,派五萬精兵入蜀就足夠了。”
旁邊魚朝恩冷笑一聲道:“五萬軍隊,李將軍太輕敵了吧!”
李亨也皺眉道:“李璘至少有十萬大軍,五萬大軍如何夠?”
李光弼笑道:“陛下,李璘可沒有十萬大軍,之前在三峽道已經被殲滅了三萬軍隊,他手中最多只有七八萬人,至少要留五萬人守成都,我們的五萬大軍根本不用急著攻打成都,先收復山南西道,相信山南西道十幾州有糧食支持我們,官員和百姓也會支持朝廷,等我們調頭過來,已經不止五萬軍隊,也不止一個月的糧食,我們先掃蕩外圍的軍隊,整編戰俘,此增彼減,等我們兵臨成都時,恐怕已經十萬大軍了,還怕滅不了李璘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