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騰空搖搖頭匆匆走了。
獨孤新月讓幾個乳娘帶孩子們去烤火取暖,她匆匆去了丈夫的書房。
書房內,李鄴正負手來回踱步,獨孤新月推門走進來。
“我打擾夫君了嗎?”
李鄴笑著搖搖頭,“沒有,過來坐下。”
房間里放著一只很大的火盆,火盆上還搭著架子煮奶茶,房間里彌漫著香甜的奶香,兩邊放著幾只帶扶手和靠背的藤椅,鋪著厚厚墊子,這藤椅還是當初李鄴和楊玉環乘船去江南的路上買的。
夫妻二人在藤椅上坐下,李鄴給妻子倒了一杯熱奶茶,笑道:“馬上又要到新年了,這是我們來隴右渡過的
酒樓小議
遷都洛陽的各種小道消息已經在長安流傳開了,不過相信的人不多,大多數都當做茶余飯后的一個談資而已。
離新年還有三天,長安各個酒樓都在做新年前最后的生意,這段時間生意是全年最火爆的時候,但到了大年三十,生意一下子就沒有,各個酒樓就開始關門打烊,準備過年了。
平康坊武德酒樓內喧嘩熱鬧,基本上都坐滿了客人。
二樓靠窗前,李岱和獨孤明對坐飲酒,他們當然可以去雅座,安安靜靜喝酒,但李岱比較喜歡大堂內喝酒,有酒樓的氛圍,如果在雅座內喝酒,那還不如呆在家里更安靜。
“漢中提案怎么會否決的?”李岱好奇問道。
獨孤明微微笑道:“關鍵它不是天子提出來的,而是魚朝恩的提案,當然,肯定得到天子默許,元載和李揆投了贊成票,裴遵慶、李峴和崔渙投下了反對票,就把這個提案否決了,用裴遵慶的話說,偶然一次可以,但不能成為常態,李峴更是激烈反對,痛斥賣地上了癮,不過這件事很蹊蹺啊!”
李岱剛要問為什么蹊蹺,忽然鄰桌幾名酒客爭論起來
“怎么可能遷都洛陽,好好的,沒有理由啊!”
“老兄,你不要搞錯,洛陽本來都是東都,不是遷都,是天子百官駕臨東都,去洛陽住幾年,然后再返回長安,這不很正常嗎?”
旁邊另一人拍手笑道:“老龐說得有理,既然定洛陽為東都,總要去住一陣子才對,要不然東都有什么意義?”
“東都那邊全是武則天的影子,去哪里做什么?”
“你太單純了,難道遷都是憑喜好,是憑感覺,那不就成兒戲了嗎?”
“那你說遷都是憑什么?”
“遷都當然是要權衡政局,是看財政需要,是考慮全局統籌,是為了更好地掌控天下。”
鄰桌吵得不可開交,獨孤明笑著問李岱道:“你覺得他們誰說得對?”
李岱搖搖頭,“遷都可不是兒戲,怎么可能憑喜好,憑感覺?”
獨孤明微微笑道:“那我問你,你從宣平坊宅子搬去平康坊宅子,為什么?“
李岱想想道:“平康坊是我父親的宅子,我住在那里心安理得,安業坊是我大哥的宅子,我從骨子里厭”
說到這,李岱愣住了,笑道:“好像還真是憑好惡,憑感覺!”
“是啊!你并不是因為平康坊宅子更寬大,周圍商業更發達,宅子花園更精美等等而搬家,不是嗎?”
李岱搖搖頭,“說實話,我并不在意這些條件,但不過那只是搬家,和遷都不是一回事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