撤離巴蜀
從官衙出來,兩人騎馬而行,段秀實問道:“殿下計劃何時回金城?”
“就這兩天吧!”
李鄴笑了笑道:“等談判結果出來,我差不多就可以返回金城了。”
停一下,李鄴又囑咐道:“巴蜀這里你要盡快熟悉情況,一個是西面的吐蕃,一個南面的南詔,尤其要破解南詔和吐蕃的勾結,這需要時間和耐心,也需要果斷和魄力,尤其時機到來時,一定要果斷抓住機會。”
段秀實沉思一下問道:“殿下說的時機會是什么?”
“兩家的聯盟破裂!”
李鄴微微笑道:“天寶年間的南詔戰(zhàn)爭把南詔逼向了吐蕃,但吐蕃的擴張欲望太強,遲早會對南詔提出領土要求,盟約必然破裂,南詔會向我們求助。
當然,這個破裂也可能發(fā)生在幾十年后,所以也不能墨守成規(guī),關鍵是要熟悉情況,要了解透徹,然后你就知道什么時候該出兵,原則是我們一拉一打,拉南詔,打吐蕃,逐漸恢復天寶元年的格局,一定要吸取當年的教訓,既不可太殘暴,也不可過于寬仁,軟硬兼施才是王道。”
“卑職明白了!”
段秀實可不年輕了,已經四十五歲,他是
壽宴趣事
兩天后,李鄴得到談判完成的消息,他也正式啟程返回隴右了,李鄴留下五萬軍隊坐鎮(zhèn)劍南,他親自率領六萬大軍和四萬頭駱駝北上。
四萬頭駱駝攜帶路上糧食補給,三千大箱皇宮財富以及一百二十萬兩白銀黃金,還有就是三十萬斤糖料。
糖料是巴蜀著名特產,自從熬糖技術幾十年前從天竺傳到巴蜀后,巴蜀南部大量種植甘蔗,以至于大唐的大部分赤糖都產于巴蜀。
蔗糖料目前還是奢侈品,市場上價格高,所以這批三十萬斤赤糖李鄴要先帶走。
其實他還準備帶走銅鐵、油料、茶餅、布匹、綢緞等等物資,只是數量太大,實在帶不走,只能等下一次了。
段秀實、崔圓、陳渙、白孝德等文武官員將李鄴送出十里,李鄴率大軍浩浩蕩蕩北上了。
長安,談判結束后,天子李亨為表彰李鄴收復劍南道和山南西道,又進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封賞,李鄴兼任劍南節(jié)度使,加封太師,李鄴的父親李岱被封為安陽郡王,母親裴氏封郡王妃。
李泌封校檢吏部尚書,劉晏封校檢戶部尚書,陳渙封校檢太常卿、岑參封校檢刑部侍郎、王維封御史中丞,以及白孝德、辛云京、段秀實、荔非元禮、荔非守瑜、雷萬春、南霽云、裴琇、李抱真、衛(wèi)伯玉、王汝孝、高秀巖等十二人皆封大將軍。
同時又封雷萬春為荊南節(jié)度使,管轄峽、秭、荊、岳、鄂、沔六州,這個荊南節(jié)度使封得比較勉強,李亨并不情愿,可如果不封,雷萬春搞不好又要向東擴張,所以趕緊把他的管轄范圍確定下來,不準他繼續(xù)擴張。
天子李亨的政治意圖也很明顯,把河隴的重要官員納入朝廷體系,讓他們不僅效忠于齊王,也效忠于自己。
寧王府今天格外熱鬧,府中舉行大宴,慶賀寧王李琳六十歲壽辰。
長安各個權貴高官前來祝壽的賓客有數百人之多,大堂上坐在十幾名官員,都是高官,包括安陽郡王李岱、相國裴冕、李峴,還有太傅獨孤烈、駙馬獨孤明,工部尚書顏真卿,當然還有主人李琳,兄弟李瑀。
另外還有兩名特邀客人,一個是劉晏,一個是喬彬,喬彬無論資歷和官職都還差一點,按理他沒資格坐大堂,但李琳是看著他長大,所以特地讓他坐在最后。
壽星李琳住在正中間,左邊是大學士、安陽郡王李岱,右邊是相國裴冕。
眾人相談甚歡,這時,李琳問劉晏道:“請問劉尚書,太上皇的靈柩什么時候能到長安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