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鄴負手站在東城頭上,遠處數千人在忙碌修建城墻,而南面是波光粼粼的曲江池,擴城不涉及曲江池,而是在曲江池北面向東延伸。
旁邊工部尚書李峴給李鄴介紹道:“殿下,最初的方案是修建了外城后再拆除內城墻,但現在普遍都要求內墻不拆除,把長安分為內城和外城。”
李鄴笑了笑問道:“政事堂討論過嗎?”
旁邊韋見素笑了笑道:“回稟殿下,政事堂討論過,大家都一致贊成內城墻不拆,但希望多開幾扇城門。”
李鄴點了點頭,“城墻是否拆除我不干涉,由政事堂決定,但希望能集思廣益,考慮周全一點。”
韋見素行一禮,“微臣明白!”
這時,遠處傳來一陣吵嚷聲,只見遠處數百人拿著木棍鋤頭氣勢洶洶走來,一路大喊大叫,群情激昂,沖上去阻擾工匠施工。
李鄴臉一沉,“這又是怎么回事?”
李峴嘆息一聲,“這些都是征地的農民,官府按照每畝百貫的價格買了他們的土地,同時官府又承諾,將來每戶給兩畝宅地,當時他們都歡天喜地拿錢拆遷了,后來不知誰慫恿他們,說百貫一畝賣虧了,以后變成城內宅地,就價值千貫一畝,然后他們就開始鬧了。”
李鄴眉頭一皺,“鬧了多久了?”
“兩個月吧!幾乎天天都來,今天人還算少的,前些天,帶著親戚朋友,來了幾千人那個鬧騰啊!”
李鄴的臉色越來越難看,冷冷問道:“他們不是為了討錢?”
“討什么錢,錢早就給他們了,微臣確認過,家家戶戶都給了。”
“他們這樣鬧,縣衙不管嗎?”
李峴搖搖頭,“當然來管過,但衙役打不過他們,每次來管,都被他們亂打一通。”
李鄴取出金牌交給后面的侍衛,“去通知內衛過來抓人,全部抓到內衛官衙,每人重打五十棍,再敢來鬧,直接流放嶺南充軍!”
不多時,上千名內衛騎兵沖來了,殺氣騰騰,上前便用鐵棍砸翻了十幾名鬧騰得最兇的,打得骨斷筋折,躺在地上哀嚎,其他數百人都嚇壞了,抱頭蹲在地上不敢動,乖乖地被內衛士兵押走。
政事堂的高官們看得目瞪口呆,縣里衙役出來的時候,他們可不是這樣,都拼了命地對打,把衙役打得頭破血流,狼狽逃竄,可內衛來就不一樣了,一下子都變老實了,還真是畏威不威德。
李鄴也懶得解釋,轉身下城走了。
李鄴隨即又來到了工學,這是他從幽州回來后第二次來工學,上一次他來是詢問蒸汽機的進展,已經快要成功,還需要再耐心等待一段時間。
今天他是來視察材料的研制,工學內有一間銅鐵材料院,雖然是在工學內,但它隸屬于軍器監。
銅鐵材料院有學生三百余人,七名教授和三十多名工匠,負責研究各種新型鐵材和銅合金。
他們的最新成果便是煉成一批上等的堅鋼,就是高碳鋼,用來打造了數千把三尖兩刃刀,鋒利無比,可以堪比陌刀。
一部分內衛已經換裝了這種三尖兩刃刀,接下要打造幾萬把交給邊軍使用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