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爆山?”
這個詞讓他們感到很陌生,裴旻問道:“是用什么東西爆的?”
船夫搖搖頭,“我們只遠遠看見白煙彌漫,聲如巨雷,大塊大塊的石頭掉入黃河,用什么東西爆的不知道!”
崔渙忽然反應過來,應該就是監國說的能炸城的鐵火雷,火器火藥署制造的利器。
“現在三千石船都可以走了嗎?”裴冕又問船夫道。
“三千石船?”
船夫呵呵一笑,“萬石船都可以走了,不過天寶渠那邊只能走三千石船,說三千石船也沒錯。”
船只漸漸遠離了三門峽,兩人心中更好奇了,想當初治理三門峽的艱難,都是在兩邊山上鑿路,根本沒有想過移山,齊王還是真不同凡響,居然能移山,那關中的很多航道都可以實現了,比如連接丹灞二水的通京運河,當年修到一半夭折,不就是因為鑿不開山體嗎?
還有渭水西延,也是因為開鑿工程量太大而放棄,如果有犀利的開鑿火器,是不是這些未盡工程都可以完成了?
這一刻,兩人心中都充滿期待。
郭公之擇
西遷隊伍還在浩浩蕩蕩航行,而遠在曹州的郭子儀軍隊也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。
在去年天子李亨的部署中,王思禮接手李光弼的七萬大軍駐扎在潁州,準備剿滅李希烈,打通江南漕運通道。
當時李希烈和李正已結盟,為防止李正已從背面進攻唐軍,天子李亨又派郭子儀率五萬大軍進駐曹州和兗州。
不料一場大疫席卷江淮,唐軍病死一萬余人,不得不撤退到宋州,取消了對李希烈的剿滅計劃。
郭子儀的五萬大軍就留在了曹州,負責監視李正已。
‘三王討逆事件’郭子儀當然知道,他也公開表態支持,不過在李鄴大軍殺進洛陽后,他就沉默了。
沉默不代表反對,也不代表支持,它更多是一種態度,表示自己在觀望。
郭子儀這種歷經各種官場斗爭的不倒松,他當然知道李鄴大軍進入洛陽意味著什么?
意味著大唐變天了,大唐皇族的偏枝取代了正統,拿下了大唐江山,這就像家族外房偏庶成為了整個家族的家主一樣。
在家族是大事,在國家也是大事,搞不好會激起四處烽煙,宗族集體反對,以至于發生嚴重流血政變。
所以郭子儀不急于表態,他用沉默的方式來觀察朝廷的變化,目前看來,朝廷并沒有什么大的變化,宗室皇族們也十分穩定,甚至李峴出任相國,李琳出任宗正寺卿。
這是皇族宗室的兩個領頭羊,他們效忠李鄴,意味著皇族宗室對李鄴承認。
鄆王李榮來了曹州一晃快十天了,他天天跑來纏郭子儀,要求他聯系天下各鎮軍馬,一起討伐篡國賊李鄴。
萬一他拿到軍權,立刻下令攻打洛陽,那就壞大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