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經常會遇到敵軍用普通百姓來做人質,威脅唐軍士兵,這種情況唐軍不會受到挾持,直接殺上去,人質能救則救,救不了那就只能玉石俱焚。
巷戰的殘酷就在這里,所以一旦爆發巷戰,普通百姓都會傷亡慘重。
河間縣城內有兩個硬骨頭,一個是倉城,修建了四丈高的城墻,周圍也有護城河,由三千士兵站著內城上守衛。
虎賁中郎將陳華率領一萬士兵負責攻打倉城,倉城沒有城門,只有一道水門進出。
唐軍很快便找到了應對之策,由于倉城是依城而建,那它的另一半就是城墻。
士兵們紛紛奔上城墻,兩千士兵從城墻上攀著繩梯下城,另外兩千士兵則從背后向三千內城墻上的守軍放箭。
很快,唐軍便控制了倉庫,十幾名士兵在內城墻上打了一個洞,將一顆八十斤重的鐵火雷塞進洞中,點燃了火繩。
只片刻,只聽驚天動地一聲baozha,“轟隆!”
很薄的內城墻轟然坍塌,一千多士兵墜落,大部分都被城墻埋住。
唐軍嘗到了甜頭,接二連三用同一招,片刻,連續四聲baozha,整個內城墻都坍塌了,不等士兵爬起身,唐軍亂箭齊發,斷絕了他們活路。
還有另一個難啃的硬骨頭便是成德王府,由馬璘率一萬人攻打,成德王府占地兩百畝,位于城北,李寶臣和他的家人都躲在府內,有五千精兵護衛王府的安全。
馬璘看了片刻,當機立斷下令道:“準備投石機,火燒王府!”
一百多架小型投石機被搬來了,唐軍士兵還帶來數百壇火油,隨著馬璘一聲令下,一只只燃燒的火油陶罐被拋進府內、
燃起了熊熊烈火,烈火迅速將王府內部點燃了,隨著第二輪第三輪的火油燃燒,火勢更猛。
數千士兵一起發射火藥箭,火藥箭的燃燒性更強,僅僅一輪箭罷,整個府內都被烈焰吞沒了。
五千士兵始終沒有殺出來,他們選擇了效忠,和王府共存亡。
此時李寶臣生命垂危,他在城門baozha時被城上的磚塊和泥沙掩埋,右腿和脊椎骨都摔斷了,被士兵從泥沙堆里刨出來。
他已經無法走動了,只能等待死亡來臨。
大火燒了一天一夜,占地兩百畝的王府最終被燒成的白地,包括李寶臣和他妻兒在內,五千士兵全部被燒死,無一活命。
巷戰打到次日上午,也終于結束了。
兩萬成德軍士兵全部陣亡,唐軍沒有接收戰俘,投降士兵全部處死。
這場巷戰,唐軍也付出了六千余人傷亡的代價,百姓上午也超過萬人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