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鄴手中有拔汗那的火油,他原本不想造火藥,但如果安祿山開始造了,他也必須開始著手。
“請轉(zhuǎn)告你家老爺,多謝了!”
李鄴將卷軸放進馬袋,翻身上馬,帶著手下向子午谷方向疾奔而去。
歷史雖然在很多地方細節(jié)有所不同,但最終結(jié)果卻大同小異。
五天后發(fā)生了震驚朝廷的大事,高仙芝參與榮王李琬的造反,被解除一切職務押回長安,但他在華陰縣服毒自盡。
至于高仙芝是被迫服毒自盡,還是主動服毒zisha,已經(jīng)無法考證,朝廷給他下了一個畏罪自盡的結(jié)論。
家產(chǎn)被沒收,高仙芝的妻子兒女也被發(fā)配嶺南。
李隆基隨即任命在長安養(yǎng)病的哥舒翰為三軍主帥,又下令調(diào)回六萬隴右軍,同時在長安募兵十萬,準備和安祿山大軍決戰(zhàn)。
時間一轉(zhuǎn)眼到了七月,新招募的四萬江漢新軍結(jié)束了
喬彬要官
李鄴確實有足夠的位子安置他的手下,他對地方官有推薦權(quán),對江漢軍的文武官員有直接任命權(quán),為了牢牢控制江漢軍,李鄴最終決定,把這些萬里迢迢來投奔自己的舊部全部任命為江漢節(jié)度府官員。
原來的節(jié)度府副長史李博改任房州刺史,陳煥出任副長史,成為長史李泌的副手。
王昌齡則出任司馬,仇玄出任判官,楊韶華出任錄事參軍。
女侍衛(wèi)王成華出任
巡視難民
穰縣難民營占地極為廣闊,甚至比穰縣縣城還大,里面密密麻麻布滿了帳篷,這也是李鄴才有的資源,他先后從河中帶回來大量物資,其中最重要的物資就是帳篷,基本上都是歷次戰(zhàn)爭中繳獲的物資。
帶回長安后,朝廷只對金銀感興趣,帳篷等物資都胡亂堆在倉庫內(nèi),最后還是還給了他。
一望無際的曠野里扎了近三萬頂帳篷,但對三十萬難民而言,三萬頂帳篷還是遠遠不夠,整個大營顯得十分繁雜混亂。
目前穰縣難民大營的總管是襄陽長史柳洵,另外還有一千士兵和三百多名官學士子協(xié)助他,還有二十余名官員。
李鄴在柳洵的陪同下視察難民大營,地上很泥濘,走路比較困難,柳洵有些難為情道:“啟稟節(jié)度使,這幾天一直在下雨,道路可能不好走!”
李鄴點點頭,他能理解,南面襄陽也在下雨,他一路北上,道路也很泥濘,但又不能把道路夯實,那樣反而會形成積水。
難民營中臟亂不堪,地上除了泥濘外,還有各種垃圾和污水,和爛泥混在一起,臭氣熏天。
到處可以看見隨地大小便的痕跡,看得出,柳洵已經(jīng)臨時清理過了,要不然還會更骯臟。
但有些東西還是清理不掉,比如空氣中彌漫的屎尿氣味,濃烈得讓人作嘔,大帳旁還有燒火做飯的痕跡,每座大帳內(nèi)都黑漆漆的,里面擠滿了人,因為李鄴到來,官員和士兵們不允許難民出帳。
走了一圈,李鄴著實失望,柳洵根本沒有任何經(jīng)驗,把整個難民營管理得一團糟糕,雖然難民人數(shù)太多也是事實,但李鄴希望能夠井井有條,可在這里看不到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