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亨良久嘆了口氣,“多謝大將軍提醒,朕險些忘記了。”
李輔國又緩緩道:“陛下剛才感嘆相權壓制軍權,根本原因是陛下沒有可用之人,實際上真正擁戴陛下,對陛下忠心耿耿,絕無二心之人,是我們內侍,只有我們才會為陛下赴湯蹈火,替天子和朝臣斗爭,就像太上皇用高力士、用楊思勖、用牛仙童,用袁思藝,用邊令誠,正是有這些內侍前仆后繼,為太上皇竭心盡力,太上皇才會大權在握四十余年。
以前我就給陛下說過,這就是帝王心術,用內侍集團制衡大臣和勛貴,其實是東漢中期皇帝的一貫做法,只有這樣,才能夠讓皇權高度地掌握在天子手里。
如果陛下忘記了,我再次提醒陛下,皇帝膝下無孝子,只有內侍才是皇帝的親兒子。”
李亨嘆息一聲道:“大將軍的話,朕銘記于心。”
“那陛下應該知道,怎么任命太子和三軍主帥了。”
李亨默默點頭,他確實知道了。
當天晚上,李亨頒發旨意,任命太子為三軍主帥,坐鎮洛陽,遙控二十萬大軍攻打相州。
李亨同時任命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,在相州節制監督九大節度使。
太子李豫為務虛主帥,而宦官魚朝恩才是真正的主帥。
東宮內,太子李豫正在和太子妃沈氏閑聊,前幾天舉行了一個選妃儀式,來自世家權貴的一百多名年輕女子參加,名額有十幾個,主要是給皇族適齡男子選妻。
太子原本的王妃是崔氏,虢國夫人楊玉珮的女兒,因家族覆滅,不久前抑郁而逝。
良娣沈珍珠正式晉升為太子妃,這樣,她的良娣之位就空出來了,所以太子妃也準備利用這個機會給丈夫補選一名良娣,也就是偏妃,太子的偏妃叫良娣,親王的偏妃叫孺人。
“殿下,這三個都不錯,獨孤啟明是工部侍郎獨孤峻的嫡女,獨孤家族之女,單純活潑,裴芳芳出身聞喜裴氏,端莊溫柔,詩書皆好,盧鄉思出身范陽盧氏,也很溫婉大氣,擅長繪畫。”
李豫有心事,對這個選妃興趣不大,他笑了笑道:“看樣子愛妃比較偏向這個獨孤啟明。”
沈珍珠抿嘴笑道:“我確實偏向這個獨孤啟明,是有原因的。”
“你說說看,什么原因?”
“首先現在的崔良娣出身清河崔氏,伱不可能娶兩個河北世家之女,所以盧鄉思就不用考慮了,只剩下裴芳芳和獨孤啟明,但臣妾考慮,夫君是太子,必須要平衡,你寧可娶三個山東世家之女,而不考慮關隴貴族,這很不明智,會讓關隴貴族對太子殿下不滿,也會影響太子的支持者,既然臣妾出身江南,崔氏出身河北,那
得罪小人
九大節度使圍攻相州安陽縣,令天下矚目。
包括朔方節度使郭子儀、河東節度使李光弼、鎮西北庭行營節度使李嗣業、興平軍節度使李奐、滑濮節度使許叔冀、襄陽節度副使杜寬、淮西節度副使魯炅、關內澤潞節度使王思禮、鄭蔡節度使張巡。
因為李鄴的出現,使得歷史發生了偏轉,很多歷史人物也跟著發生了改變。
比如季廣琛,他應該作為鄭蔡節度使的身份出現,但他現在是襄陽節度使,而且李鄴不讓他出面,讓副使杜寬出面。
再比如張巡,他本來應該是死守宋州睢陽縣,阻擋燕軍攻打江淮,沒人肯救他,最后糧食斷絕,全城皆亡,十分悲壯。
也是因為李鄴的出現,歷史發生了偏差,燕將尹子奇確實率領五萬大軍攻打宋州,張巡率領三千士兵在睢陽縣拼死抵抗,長達九十天。
但由于李鄴偷襲攻占長安,安祿山命令安慶緒圍魏救趙攻打荊襄,迫使李鄴回兵,安祿山的旨意使安慶緒不得不下令停止攻打宋州,軍隊轉而攻打荊襄。
這就無形中給張巡解了圍,但張巡也確確實實抵擋了三個月,破壞了燕軍攻打江淮的計劃,立下大功,天子李亨便封他為鄭蔡節度使,雖然避免了殺妾犒軍的悲劇發生,但張巡也同樣失去了名垂千古的機會。
人生就是這樣,所有得必有所失,保全了今生的性命,那就失去了身后的名聲,唯有死才能悲壯,唯有悲壯才能被后人銘記。
魚朝恩已經抵達安陽縣三天了,他首先檢閱了二十萬大軍,對軍隊頗為滿意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