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單全收
張典率領三十名手下在烏蘭縣通往朔方的路上已經巡邏了五天,但始終沒有發現任何隊伍出現。
眼看著干糧要斷絕,再不撤退他們就只能殺馬了。
無奈,張典只得下令道:“我們撤退!”
他們調轉馬頭,開始向烏蘭縣方向撤退,那邊有些牧民,能搞到一些羊只,解決糧食問題。
奔出約二十余里,左面變得開闊起來,山腳下出現了玉帶一般的大河,這就是黃河了。
忽然,張典勒住戰馬,指著黃河驚呼,“你們快看!”
眾人紛紛停住戰馬,都驚呆了,只見黃河上,一支浩大的大型皮筏子隊伍正浩浩蕩蕩逆水而行,至少兩百艘大型皮筏子,他們利用了劃槳和風帆的方式,使皮筏子船隊得到了動力。
張典長長嘆息一聲,“原來他們走的是水路,我們都搞錯了!”
皮筏子的盡頭便是烏蘭縣,張典他們在路上看到的是
重返河西
過了和戎城,就意味著過了烏鞘嶺,地勢慢慢降低,綠色也越來越多,眼前開始出現了肥沃的土地和茫茫草原,綠地毯一般的草原一直延伸到遠處的高山之上,中間點綴著一片片森林。
小河縱橫,水流清澈,滋潤著兩岸的土地,也帶來了豐美的水草。
一群群牛羊悠閑地在河邊吃草,羌人牧民們驚訝地看著他們,忽然興奮地向官道上唐軍揮手大喊,相比唐朝的低賦稅,吐蕃對他們的剝削就殘酷得多,羌人們當然是希望唐軍回歸。
三天后,眼前忽然出現了大片麥田,麥子已經收割了,麥田里光禿禿一片,裴琇對李鄴笑道:“看見麥田就意味著要到姑臧縣了,估計會有豐富的庫存物資。”
“為什么?”李鄴笑問道。
“卑職審問過駱駝隊的管事,他們還沒有往吐蕃運送過物資,也就是說他們搶掠來的物資極可能還在城內,沒有來得及運走。”
“說不定物資都存放在張掖呢?”
“張掖會有一部分,但主要還是在涼州,因為河西節度府的倉庫在涼州。”
“會有什么?”
“主要是皮子和藥材,肯定還有大量的牛羊和戰馬,還有木材,酒泉那邊還有鐵礦,漢朝時,匈奴人就在那邊開采了,在兵器方面,河西制造的弓箭是最有名的,我估計還會有大量制造弓箭的原料。”
下午時分,大軍抵達了姑臧縣,姑臧縣也就是今天的武威,涼州的州治以及河西節度府所在地。
姑臧縣是一座大縣,生活著十余萬人,光漢人就占據了八成,以手工業和農業為主,皮革、釀酒、造車、制衣、冶鐵等等,加上周圍全是農田,所以種田人更多。
吐蕃人進入河西走廊時間較短,才剛剛一年,并沒有漢人擄掠去吐蕃,而是直接在這里奴役他們,把他們全部編為奴籍,繼續從事手工業和農業。
由于駐扎涼州的一萬吐蕃軍被全殲,當唐軍殺入河西走廊后,剩下的極少數吐蕃人望風而逃。
當李鄴率領大軍抵達姑臧縣,只見數萬百姓扶老攜幼出城迎接唐軍的回歸,數萬百姓簞食壺漿,載歌載舞,歡迎自己的軍隊帶來,整個涼州城成了歡樂的海洋。
姑臧縣的倉庫果然沒有讓李鄴失望,三十幾座倉庫都堆滿了各種物資,簡直讓人驚喜,吐蕃人從河西各地搜羅來的各種物資,來不及運走,最后給唐軍做了嫁衣。
光羊皮就堆滿十座大倉庫,有數百萬張之多,還有各種藥材,像名貴的鹿茸、麝香、牛黃等等,數量極多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