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思明喝道:“呈上來!”
不多時,一名侍衛奔進來,將一份緊急報告呈給史思明。
史思明打開細看,頓時一拍桌子怒道:“一群蠢貨,朕給他們那么多火油,居然還沒有守住井陘!”
高尚吃一驚道:“陛下,井陘失守了嗎?”
“河隴軍已進入恒州,兵馬使孫仲安不敢抵擋,率軍逃回幽州,這就說他寫來的報告,還美其名曰保存實力,朕非殺了他不可!”
高尚沉吟一下道:“陛下,據說河隴節度府在河東建立了一條難民通道,他又打通井陘,招攬河隴難民,莫非他知道回紇要擄掠河北,搶先下手。”
史思明哼了一聲,“上次你說是因為河隴沒有兵源了,招募河北難民是為了獲得兵源,怎么現在說法又變了?”
“陛下,卑職說法沒有變,卑職敢肯定,他們跑到河北來招募難民,肯定是為了兵源,否則他們沒有必要跑這么遠,耗費這么多錢糧,卑職只是覺得對方這個時機抓得很巧妙,正好是我們和回紇達成協議的時候,卑職懷疑李鄴的動機不光是接收難民,還可能會阻擊回紇軍。”
史思明擺擺手,“接收難民也罷,阻擊回紇軍也罷,朕并不關心,朕只關心李鄴是不是想趁機占領河北,切斷朕的退路!”
張通儒搖搖頭笑道:“陛下不用擔心,可能性不大!”
運籌帷幄
史思明眉頭一皺,“為何?”
“李鄴是河隴節度使,和河北相距數千里,他攻打河北根本就不現實,除非唐朝皇帝再封他為河東節度使,他背靠河東,倒是有可能攻打河北,但唐朝皇帝不會把河東給他,他攻打河北毫無意義。”
高尚點點頭:“陛下,張相國說得對,李鄴和唐朝朝廷勾心斗角,李鄴也害怕唐朝皇帝從背后捅刀子,趁他在河北作戰,吞沒了隴右。所以這個時候他不會在河北久呆,應該只是接收難民后就撤退。”
史思明來到沙盤前,負手注視著沙盤半晌道:“就算李鄴是接收難民,但河北是朕的地盤,他想來就來,想走就走,還搶朕的人口,朕怎能容他如此放肆,傳朕旨意,命令相州蔡希德率三萬軍北上,命令魏州田承嗣率兩萬軍協同蔡希德作戰,再命令阿史那承慶率領三萬幽州軍南下,三線圍攻河隴唐軍。”
高尚連忙道:“陛下,幽州軍盡量不要動,如果唐軍從飛狐陘偷襲幽州就麻煩了。”
張通儒也意味深長提醒道:“陛下,幽州并不穩定,最好不要調兵。”
史思明心知肚明,一旦調動了軍隊,兒子史朝義恐怕趁虛而入,他只得點了點頭,“那幽州軍就暫時不動,蔡、田二人的軍隊就足夠了,朕讓他吃不了兜著走!”
飛狐陘是河東進入幽州地界的一條重要太行通道,就是從今天五臺山一帶進入河北,著名的雁門關、平型關也位于這里。
飛狐陘也和井陘一樣,一半被唐軍占領,一半被燕軍占領,飛狐陘中唯一的一座縣城飛狐縣也被燕軍控制,使唐軍比較被動,飛狐縣就是今天的淶源縣,拿下飛狐縣也就奪取了主動,燕軍就會處于被動防御。
這天傍晚,一支萬人軍隊正在飛狐陘中急速行軍,主將叫趙寬,是太原留守獨孤覺的手下大將,他奉獨孤覺之令殺入飛狐陘,奪取飛狐縣。
這是李鄴和獨孤覺事先商定的一個方案,獨孤覺派軍隊佯攻飛狐陘,這樣便使幽州的燕軍不敢輕舉妄動,南下井陘攻擊唐軍和難民。
幽州軍目前有兩支軍隊,都是三萬人,一支是掌握在太子史朝清手上,由阿史那承慶統領,另一支是平盧節度使王玄志統領,效忠于史朝義,兩支軍隊一東一西,保持著一種均勢平衡,其實兩支軍隊都不會南下,一旦南下就會失去平衡,被對方所趁。
但獨孤覺并不知燕軍在幽州的均勢平衡,所以他提出進入飛狐陘的方案,在飛狐陘引而不發,牽制幽州軍。
而河隴節度府在幽州的情報點已經將這個情報發往河隴,李鄴是知道幽州的情況,但他為了穩妥起見,便同意了獨孤覺的方案。
飛狐縣的駐軍并不多,只有兩千人,這也是縣城能承受駐軍的上限,三更時分,唐軍抵達了縣城外一里處。
有斥候來報,“啟稟趙將軍,不知何故,縣城城門大開?”
趙寬眉頭一皺,這是怎么回事,難道燕軍守軍發現自己的軍隊,提前逃掉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