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亨的臉色頓時變得十分蒼白。
不速之客
李亨最大的問題就是耳根軟,容易聽信讒言,他聽信了魚朝恩的讒言,輕率做出了收回延州油井的決定。
本來一點火油他也并不在意,李鄴派兵保護油井,也在情理之中,只要不干涉延州政務,他也能睜只眼閉只眼。
但魚朝恩一再夸大火油的作用,一再抨擊李鄴擅自在延州駐軍,性質惡劣,李亨頭腦一熱,便掀桌子翻臉了。
現在李鄴占領了蕭關,發出嚴厲的警告,若不理睬,河隴鐵騎直接占領延州,朝廷是戰還是不戰?戰就是事態擴大了,不戰朝廷將顏面無存。
意識到事態嚴重,李亨緊張問道:“那依相國之意,朕該怎么辦?”
“陛下,微臣建議和李鄴談判,還是恢復延州原狀,河隴和朝廷簽署一個礦產開采協議,有償開采火油,要支付給朝廷一定的補償,其次不要直接駐軍,而是以外聘武士的方式保護油井,陛下覺得呢?”
李亨想了想,這個方案不錯,有理有據,且合理合法,朝廷也保存了面子,
“那蕭關呢?他肯放棄嗎?”
“卑職會說服他,雙方皆不在蕭關駐軍,交給蕭關縣管轄,作為普通稅關,陛下,其實蕭關防御的意義并不大,河隴軍如果想南下,鹽州、夏州、銀州,峽谷很多,微臣年輕時去過。”
李亨無奈,只得答應了,“愛卿盡快出發吧!辛苦愛卿跑這一趟了。”
“微臣盡快出發,但希望陛下做出決定后,不要再更改,內宦雖然忠心陛下,但他們長年在深宮,不了解情況,會做出誤判,反而激化矛盾。”
李亨臉一熱,點點頭,“朕自有決斷!”
韋見素走了,但出乎意料的是,李輔國沒有再在這件事上拱火,李輔國也知道事態嚴重,萬一李鄴真殺到關中,自己小命難保,這個時候只能先忍一忍,事態平息了再說。
中午時分,武德酒樓內人聲鼎沸,在二樓的一間雅室內,李岱和獨孤明正在對坐飲酒。
“賢弟好像心事很重,為何?”獨孤明笑問道。
“壓力大啊!”
李岱嘆了口氣,“你知道我今天上午是什么感受,戰戰兢兢,如履薄冰,就恨不得地上有個洞,我直接鉆進去。”
獨孤明微微笑道:“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,而且以后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多,東面的戰事結束,天子和朝廷的關注就會轉移到西面來,賢弟要有心理準備。”
“我再三考慮,已決定辭去相國之位!”
獨孤明微微一驚,隨即又理解了,朝廷越來越關注李鄴,李岱作為父親,夾在中間非常為難,辭去相位也是迫不得已。
“辭去相國也好,眼看朝廷要進入多事之秋,像我這樣,反而能超然一點。”
李岱不解問道:“多事之秋是指要發生什么事嗎?”
獨孤明點點頭,“安史之亂結束,以前因為戰亂而壓制住的很多矛盾都會爆發出來,比如統治集團對武將的態度會完全不一樣了,徹底失去信任,還有太上皇,雖然他年事已高,但他這個人不折騰到閉眼那一刻,他不會善罷甘休,另外,我聽說一批皇族準備鬧事,就不知和太上皇有沒有關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