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時,政事堂正在舉行軍政議事,由天子李鄴親自主持,商討探礦官被南詔和吐蕃聯(lián)軍襲擊一事。
鄭緒被帶到,韋見素上前對李鄴低聲道:“陛下,鄭緒已經(jīng)帶到!”
李鄴點點頭,“讓他先說!”
韋見素輕輕喉嚨,對政事堂高官以及幾名旁聽大臣道:“張相國的幕僚剛從南詔回來,此人是南詔丞相鄭回的族侄,比較了解南詔的情況,請他給大家先介紹一下南詔的情況,我們再進行商議?!?/p>
韋見素一招手,幾名官員將鄭緒帶進了圓廳。
鄭緒向李鄴跪下行大禮參拜,“小民鄭緒,?;实郾菹氯f歲萬歲萬萬歲!”
李鄴擺手,“平身!”
“謝陛下!”
鄭緒站起身,又向各位高官見禮,韋見素道:“鄭士者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南詔的真實情況,然后再回答一下大家的一些問題。”
鄭緒被帶到圓廳中間,這里是發(fā)言的地方,他深深吸一口氣,讓自己平靜下來,這才對眾人緩緩道:“現(xiàn)在我們叫南詔,那其實只是我們一廂情愿,他們早已自稱蒙國,閣羅鳳已經(jīng)稱帝,立長子鳳伽異為副王,也就是太子,鳳伽異平復(fù)滇池以東,自稱上元皇帝。
閣羅鳳極為驕慢,畏威不畏德,天寶兩敗唐軍后,他從骨子里看不起大唐,他目前只是想利用大唐來牽制吐蕃,減輕吐蕃對南詔的壓力,大唐若想獲得南詔的臣服,只有用武力打疼打怕他們,南詔上下才會害怕,才會重新臣服大唐,這是我叔父鄭回說的原話,小人轉(zhuǎn)述給陛下和各位大人。”
先利其器
御書房內(nèi),李鄴負手望著窗外沉思不語,鄭回雖然是南詔的高官,但他卻借侄兒之口說出大唐需要做的事情,在哪里跌倒,就必須在哪里爬起來,這才是問題的本質(zhì)。
南詔為什么害怕吐蕃,他們不敢碰任何吐蕃人,卻敢隨意殺戮漢人,就連唐朝的官員也敢殺,為什么?
就因為吐蕃敢往死里揍它。
人性都是欺軟怕硬,國性也何嘗不是如此?
南詔因為害怕關(guān)隴軍南下,才試探著把嶲州北部還給關(guān)隴軍,一旦發(fā)現(xiàn)唐軍對他們沒有動作,他們就要重新把嶲州北部搶回去,就是南詔的本性,欺軟怕硬。
歷史上,南詔最后重新臣服大唐,還是因為唐軍把南詔殺怕了。
‘武力不張,何以言和!’
韋見素低聲道:“陛下現(xiàn)在在對遼東用兵,如果再同時對南詔用兵,會不會兵力不濟,萬一這個時候吐蕃再入侵隴右陛下,不可不慎??!”
李鄴點點頭,對韋見素道:“韋相國放心,朕一定會慎重考慮,沒有把握,朕不會輕易出兵!”
停一下,李鄴又道:“政事堂盡快派使者去南詔,要求他們立刻釋放抓捕的官員!”
“微臣遵旨!”
韋見素匆匆走了。
李鄴沉吟片刻,又對杜佑道:“去通知軍器監(jiān),明天上午朕要視察火器火藥署!”
要同時打贏三場戰(zhàn)爭也不是沒有辦法,武器代差就是一種最有效的辦法,就像重甲騎兵對步兵的屠殺,就像馬克沁機槍對騎兵的屠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