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毒藥!”
李鄴淡淡道:“彭海鹽檢驗了刺殺我的毒箭,發現毒藥和杜鴻漸一案的毒藥完全一樣,而且根據口供,這些刺客來洛陽的目標不是對付我,而是文官集團,包括裴相國,崔相國,還有我父親,甚至還有韋公,杜鴻漸就是他下手的
真相如此
李鄴微微笑道:“那你說說看,我洗耳恭聽!”
“啟稟殿下,六十名契丹武士和六十名高句麗武士是分成兩路走的,六十名契丹武士是朱滔安排的,泉氏客棧同時也是幽州節度府在洛陽的情報點,卑職今天審問泉氏客棧的伙計才知道,朱滔把契丹武士托付給了泉南生,泉南生便把六十名契丹武士安排到伊闕縣。
而六十名高句麗武士不是朱滔安排,而是幽州的高句麗人互助會安排到洛陽,泉南生把六十人安排住在城內,為什么他們在城內騎馬不被抓,為什么刺殺殿下后,這六十人居然還能半夜回城,殿下想到原因了嗎?”
“王思義!”李鄴脫口而出。
“對!梅花衛總管是李輔國,副總管是王思義,實際上梅花衛實際控制權是掌握在王思義手上,所以這六十名高句麗武士才能在洛陽暢通無阻,還能半夜入城?!?/p>
旁邊獨孤明笑道:“王思義是看中了這六十名高句麗武士吧!”
彭海鹽豎起大拇指,“駙馬說得一點沒錯,王思義是高句麗人,他需要提拔一批同族人,這六十名武藝高強的高句麗人到來,他怎么可能不動心?!?/p>
李鄴沉吟一下問道:“我想知道,王思義手下還有別的高句麗人嗎?”
“有!”
獨孤明淡淡道:“這件事我很清楚,從前王思禮手下有一支高句麗營,大概兩千人,都是高句麗人,首領就是王思義,后來潼關之戰,這支高句麗營幾乎全軍覆滅,只剩下一百多人跟隨王思義逃到黃河對岸,這一百多人就成了王思義的心腹親兵,后來王思義出任神策軍第三營都統,又被李輔國看中,出任梅花衛副總管兼都統,這一百多名高句麗人一直跟隨他,現在他們出任梅花衛的各級將領,幫助王思義控制梅花衛?!?/p>
李鄴點點頭又問道:“幽州的高句麗人互助會是朱滔的手下嗎?”
“我可以明確告訴殿下,不是!“
獨孤烈接口道:“這個組織在高宗皇帝時就成立了,最多時有數十萬人,他們還支持過高藏叛亂,現在至少也有十幾萬人,一直是幽州一個很大的勢力,位于平州,可以說是高句麗人的大本營?!?/p>
“平州?”李鄴嚇一跳,平州刺史可是李淮啊!
李鄴緩緩點頭,“那天李思義率軍趕到永太坊,真正目的是救住在泉氏客棧的三十名高句麗人。”
“是這樣!”
彭海鹽補充道:“他發現高句麗武士死了大半,才沒有出手搶人,他并不是來救泉南生,后來發現事情嚴重了,他擔心自己被牽涉進去,才把另外三十名高句麗武士交給殿下,他怕殿下一直追查下去,發現他的其他秘密?!?/p>
李鄴負手走了幾步道:“這樣說起來,契丹人恐怕另有企圖,所以才派六十名高句麗武士來洛陽。”
獨孤烈冷笑一聲,“應該說幽州的高句麗人互助會和契丹人另有勾結,契丹人演了兩場戲,一場戲是和朱滔演,另一場戲是和高句麗人演,王思義也難脫干系?!?/p>
“大將軍王思禮難道也和幽州高句麗人互助會有關系?”李鄴問道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