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珣仔細分辨,似乎是“不要”。
月華如練,直至夜盡天明,又是風和日麗大好晴天。
黃時雨醒來發現拔步床上就剩她一人。
不由松了口氣。
簡珣比她醒得早,思及晨間郎君的身體多有不便,總被梅娘瞧見怪尷尬的。
潛意識不想被當成登徒子,他便在她醒前起身。
辰時,四個粗使婆子推著四輪木頭車邁入香雪居的庭園,車上放著五只大甕,兩人一組抬甕從南墻往北傾倒甕中乳白色的液體,只倒在石景附近或者小花壇,又在漢白玉階兩側灑了一些。
黃時雨瞧見這一幕不由好奇。
當中一個機敏的婆子立刻滿臉堆笑,對黃時雨打個福身,解釋道:“二小姐,咱們這是趁陽光好灑上米湯,等下一場雨苔蘚才好冒出頭,翠綠喜人又養眼,您作畫費眼,少爺才特特為您安排的。不過明年夏日則不用這么麻煩,少爺吩咐用翠云草代替,到時南墻再爬滿薜荔草,別提多幽深清綠了。”
一段話不邀自己功,只說盡了少爺在細節上的體貼入微,疼愛姨娘。
這是個會來事的婆子。
自從香雪居有了新的女主人,就在一點一點改變,愈發精致講究。
黃時雨頷首,調開視線,“讓少爺費心了?!?/p>
已經能想象到夏日的庭園盛況。
貴妾的庭園已是如此,那么養護一整座府邸不知還得花多少銀兩。
簡允璋家闊氣的可怕。
整個上午,除了一起用過早膳,簡珣和黃時雨都有自己的事情忙,黃時雨泡在書房作畫,終于完成了《觀鶴圖》,也是承諾給簡允璋畫的
紅梨
午間擺飯,又是滿滿一桌,終于理解大戶人家為何得有布菜的丫鬟,自己下手,手伸不夠長。
黃時雨心道怨不得簡允璋比同齡人高,天天這么吃,換她那不得也是個大高個。
黃小姐的飯量比認知中的小姐都來得大一些,有過上回經驗,此番布菜的丫鬟專門為她添了滿滿一大碗飯。
同樣簡單的食物,簡允璋家的就比公廚好吃數倍。
淺拿最簡單的白米飯、山藥糕舉例,簡允璋家的入口清香綿甜回味不絕,其實做法與公廚一模一樣,并未有何特別秘籍,唯一不同的地方僅有米。
公廚用最普通的白米,簡允璋家的卻是玉田碧粳米。
只有在玉田縣持有永業田的勛貴之家才以碧粳米為主食。
時下官員離世,名下所有的職分田就得原樣奉還朝廷。正四品的職分田約莫十五頃,對于根基淺的官宦人家而言損失無疑慘重,遇到這種情況大部分人都會選擇離京回鄉討生活。而宣道坊簡府的世家優勢就在此時凸顯出來。
職分田從來都不是世家賴以謀生的產業,最多相當于錦上添花的那一朵花罷了,世家靠的是永業田,世世代代承襲。
黃時雨并不清楚簡允璋家有多少永業田,只知這么好的碧粳米便是他家在玉田的永業田所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