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去就開始思索如何在肅王跟前回話。
按說肅王也就是送黃時雨回舍館,但這段路也確實足夠發生點什么,她想起肅王寬大厚實的馬車,連忙搖了搖頭,既是路上自然沒有地方煎藥,那黃時雨可就真有可能有孕。
真晦氣啊。
都是活祖宗。
國子監的四門學嚴格遵照旬假制度,如若逢節氣則在旬假上疊加。
簡珣算了下日子,下元節陪伯祖父,十七正好陪梅娘,上次只逛了東市,兩人約好下次逛西市。
東市周遭的府邸全是達官顯貴,王公貴族,有錢歸有錢,但日常所需肯定是由家仆采購,畢竟誰家朝廷命官也不至于跑街上打醬油買醋,這就導致客流量遠遠低于西市。
因而東市的鋪面多以奢侈之物為主。西市則包羅萬象,蕃客胡商來往不覺,下至針頭線腦,上至琉璃珠寶,無所不有,無所不全。
還有光怪陸離的西域幻法表演(注,相當于現代的魔術),以梅娘的性格見了怕是再不肯挪動腳步。
簡珣心里想著梅娘,下元節大清早即吩咐福生前去畫署考生舍館送素餡糍粑和蜜桔,還有一盒梅娘愛吃的核桃酥。
安國公在政事堂用過皇帝賞的素餡糍粑,就打道回府,五個后輩也整整齊齊來到了砌園給他老人家請安。
這日大家無不沐浴更衣圍坐書房山談經論道,年輕人高談闊論各有所長,難免想在祖父(伯祖父)跟前表現。
五個孩子,年紀最大的已經入仕,二十有五,最小的允璋則還差百日才滿十六。
頭幾年,允璋這孩子除了會念書以及相貌異于常人,其余表現并不突出,大有成為書呆子的勢頭。
安國公的注意力很少放在平庸的孩子身上,卻時不時會關注一下允璋,覺得這孩子怪異,尤其今年開始,當男孩子滿十五歲后,稚嫩感越來越弱,隨之而來的少年感則越強,允璋看起來驟然變化。
那種流于表象的平平充滿了安定的力量,行止不急不躁,國公爺仔細回想了下,終于發現允璋的怪異之處,他身上好像從未出現過與年紀匹配的孩子氣。
國公爺見過許多孩子,卻沒見過沒有孩子氣的孩子。
他不動聲色的目光掠過簡珣。
這孩子一如既往擅于傾聽,言簡意賅,但說出的話往往堅定有力,言外之意深遠,另外四個幾乎跟不上他的思維與理解,更可怕的是還不自知,他卻始終面色如常,也不多加解釋。
越聽越有趣。
國公爺終于開始正式關注這個若深潭一般沉靜的“平庸”侄孫。
巳時,簡珣留在砌園的竹軒小憩,廖叔前來通傳伯祖父有請,他立即整理衣冠往書房山走。
他是五個兄弟中唯一還未通過鄉試的,伯祖父難免記掛上心,只是沒想到伯祖父為他安排的老師竟是翰林院的掌院葉學士。
葉學士身為翰林院之首,雖說只有正五品,但說話可比許多正一品還管用。做為皇帝的貼身文學侍從官,皇帝的機密決策、任免討伐無一不先經過他,由他的手修改或起草撰寫,甚至直接替皇帝擬定。
可以說葉學士的每一句話都能影響甚至主導皇帝的決策,乃當之無愧的實權宰相。
京師有兩種官不能以品級定尊卑,說的便是翰林學士與御使大夫。
正五品已經能牽動皇帝,再高可就要逆天的。
簡珣不無驚詫,雙手捧著伯祖父賜予的名帖,肅了肅容色,將名帖收好,然后撩起衣擺跪地稽首叩謝,“侄孫定不負伯祖父拳拳栽培之恩?!?/p>
安國公頷首,“去吧。”
“是?!焙啱懺僖贿凳灼鹕?,xiong臆有無數情緒在涌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