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時雨連忙記在隨身攜帶的小本本上,以后華山長綿白糖含量減六成。
華山長滿意地點點頭,“不錯,倒是個用心的小丫頭,拿來我瞧瞧。”
黃時雨沒想到他老人家會在意這個,便遞了過去。
人,往往特別重要的事才會動筆記,而華山長的事便是黃時雨心里頂頂重要的。
略有厚度的本子記載著華山長在一年間口味的變化與喜好,字跡從稚嫩到熟練,從涂涂改改錯字到行云流水,最終變成今日一筆漂亮的娟秀小楷。
華山長仿佛看見了一個抽枝發芽并開了花兒的女孩。
老頭子年輕時也是性情中人,突然鼻子有點發酸,平復了一下,對黃時雨笑道:“不錯,進步非常大,看來私底下沒少下功夫。”
黃時雨靦腆地撓撓頭,“托您的福,我現在越來越喜歡念書,倘若您老能借我幾本……”
又想借我的書,華山長胡子一抖,揣著手糾結,“借書,不行。”
果然,又是這一句。
“不過,我這里有個掙錢的小活計,倒是有機會多看些書,端看你想不想做。”
黃時雨點頭如搗蒜,就沖“掙錢”二字不做也得做,還能看到書簡直錦上添花。
于是她得到了一份抄書的營生,但不能帶書冊回家,因為它們都不屬于華山長,也是他借的。
對于書癡來說,借來讀一遍委實不甘,最好能抄下來。
可是華山長年紀太大啦,坐下稍微久一些老腰便撐不住,更別提長時間盯著細密如麻的字,輕則頭暈眼花,重則腦仁痛好幾天。
那么眼睛明亮,渾身洋溢生命力的少女黃時雨簡直是天選抄書人。
她特特把每個字都寫大了一圈,以便華山長閱讀。
這份活計既有錢拿還能借機讀一些孤本,怕是很多人求都求不來的。
黃時雨心里清楚,這是嘴硬心軟的老爺爺對自己的額外照顧。
她的快樂和感動轉化成秋日的鮮花,有時候一把路邊黃,有時候一捧玉簪花,離華山長最近的花瓶時時新鮮芬芳。
華山長授課之時,她就坐在隔壁的小軒中,一筆一劃抄書,華山長的小廝則蹲在旁邊烤紅薯烤花生或者煮茶。
抄書掙的銀錢恰好填補了為思淵做點心的虧空,說不定還有結余。
黃時雨覺得自己是頂頂幸運的姑娘,生活雖苦,卻每一步都有轉機,每一天都有希望。
日子眨眼來到了九月,秋風一天比一天涼,黃時雨抄書的時候就專門多穿了一件。
今兒是初一,得先給思淵大爺請個安再回去抄。
學生怎么給老師請安的,黃時雨就怎么給思淵請,帶一份贄禮上門說吉祥話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