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為司天臺春官正,發揮棋子最后的余溫余熱,在波詭云譎的局勢添柴加火,借神明之口操控輿情,肆意妄為,掃除異己。
簡昭手中的棋子多不勝數,她是其中較為光鮮的一枚,用起來最順手,最省心,總能給他驚喜。
這使得她有資本在他跟前嬌橫野蠻,胡攪蠻纏。
穩固太子之位后,她逐漸變得不好應付,變得貪婪,脾氣也愈發壞了。
當簡昭成親,有了第一個孩子,她的壞脾氣達到頂峰,甚至不愿再與他于私宅中茍合。
師父只教了她謀生,卻沒有教她自愛。
她以為自己是天下第一,沒有對手,要風得風要雨得雨,直至今時今日才驚覺,人心之異變。
沒有人能抓住人心。
那就搞死他的學生,毀掉他的心血。
如此,她才能開開心心溜之大吉。
不意,這想法才將將實施就險些搞死自己。
神明的話也不是任何時候都管用,尤其與自己利益相悖之時。
她對太子的非長壽斷言惹下滔天大禍,簡昭急怒攻心,欲將她逐出司天臺。
太傷自尊了。
司天臺沒什么了不起,她本來也不稀罕,卻不甘心以被驅逐的方式離開。
簡昭沉默,不得不為她收拾爛攤子。
然而險些失去一切的太子永遠不會忘記這段屈辱,繼位那日便是清算之日。
這種事,她早已算到。
所以事情不能做一半,開弓沒有回頭箭,太子必須死,亦能讓簡昭一敗涂地。
膽大包天的她最終參與了瑾王謀反
無奈功敗垂成,愿賭服輸,她慷慨赴死。
巧合的是行刑之日竟是二月。
師父撿到她的那一天。
她縮在地牢的稻草堆,想著師父的眼眸,和簡昭的一模一樣,深邃無邊,猶若沉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