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氏白他一眼,淡淡道:“依你伯祖父的意思,宋家門第太高,又念在老太君的面子,你若非要宋鳶我也認(rèn)了,但簡欣蘭中途毀約,若不給她點教訓(xùn),宋家哪里知道眉眼高低。”
簡珣悶聲道:“我沒說過非要誰。”
程氏意味深長看向他。
瑯琊簡氏就是高門中的高門,不需要再通過聯(lián)姻提高,而是要在激流中維持平衡。
國公爺未雨綢繆,暗示過低娶,五品官家即可,條件合適低至從五品也不是不行。
但程氏不能把這種話宣之于口,畢竟里頭牽涉的可不僅僅是親事,最好的法子是讓有聯(lián)姻意向的高門知難而退,比方說得知男方婚后將有貴妾,且貴妾出身平民。
沒苦硬吃的貴女才會嫁過來,譬如宋家。
這招堪堪sharen于無形。
宋家當(dāng)初打著太后旗號參加花神宴膈應(yīng)程氏,如今也要體驗這種膈應(yīng)了。
是隱忍繼續(xù)選簡珣,還是另謀高就。
怎樣選程氏都無所謂。
簡珣心里都明白,也不在乎阿娘的出發(fā)點,只要結(jié)果是好的就行。
阿娘心甘情愿接受梅娘,伯祖父因為他的親事而對梅娘感到滿意。
梅娘被所有長輩接受認(rèn)可。
這就是他想要的結(jié)果。
“原來是更喜歡梅娘。”程氏笑了,“明兒,挑個時辰,我見見她。”
珣哥兒在黃秀才家念書那年,難免接觸梅娘,而孩子的天性又總能與同齡人湊到一起,所以程氏并未多心。
未料長大后他竟惦記上了。
簡珣冷靜道:“阿娘,我還沒找到合適的機會說與梅娘。”
程氏擰眉看向他。
簡珣坦然接受程氏的打量。
程氏漫漫道:“我們家還沒做過迫人為妾的事兒,她若不愿,現(xiàn)在我就讓人去衙門銷了。”
音色冰冷而不屑。
簡珣和緩道:“此事乃我一人自作主張,總要許她一點適應(yīng)時間,況且……我不想她被黃家夫婦賣給裴盛之流,您現(xiàn)在銷文書等同將她推進火坑。”
程氏冷笑:“尊重他人命運,勿涉他人因果。從你插手那一刻,你就被她纏上了,你要承受她的因果,現(xiàn)在銷了抽身還不晚。”
簡珣嘴角漸漸繃緊,“是我先打了她的主意,若有什么因果也合該受著。她一個怙恃不慈的女孩兒,唯一的出路就是去個好人家重新生活,不然這輩子就完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