呵護整座畫樓以及卷軸。
黃時雨主要輔佐袁藝學在此抄記封存以及保養等實錄。
倒也閑適自在。
朝廷擔憂藏畫樓過于自在,于是每年都會派專司稽查,謹防玩忽潦草。
這里的“潦草”就是字面的意思。
一旦發現字跡不符要求,內容敷衍,甚至有錯字兒,輕則罰俸,重則打一頓板子丟官罷職。
如此以來,誰還敢掉以輕心。
負責稽查的官員多半為翰林院的清貴才子。
不過遇到簡珣的概率微乎其微。
皇城那么多官署,什么六部大理寺御史臺,哪一個權重不比畫署高。
簡珣來畫署相當于殺雞用宰牛刀。
說起袁藝學,一點不陌生,她曾負責畫署考生試煉期間大小事務,與黃時雨算作臉熟,兩人供職于此尚算和睦輕快。
冷不丁被調了職,簡珣比黃時雨更開心。
藏畫樓不比廨所,聽聞每層都要持特殊令牌,嚴防程度僅次于皇帝的私庫。
除了
暈眩
藏畫樓一共分三層。
第一層主要做為官員、女工的當值場所,處理大小事務,黃時雨和袁藝學的廨所即在此。
最上面一層收藏古今大家名畫,皇室成員肖像等,乃皇帝的私人藏畫所。
第二層為畫署的裱畫司。在此當值的裱畫師,享有整個畫署最高的俸祿,除此之外,每當重新裝裱或者修復古卷,他們拿到的賞賜也令其他人等望塵莫及。
袁藝學對這群人沒啥好印象,技藝有多高脾氣就有多糟。
黃時雨對裱畫師的印象僅限民間,就一個字“貴”。
每家裱畫鋪子要價不同,唯一相同的點僅有貴,關鍵排期還長,至于要多長,那得看裱畫師的個人習慣與技藝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