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用能夠理解的語言去講的話,那么他在做的事情就相當于是基礎(chǔ)。
假如一個程序相當于一個超市,要想在超市中買到分門別類的物品,就需要對應(yīng)的貨架和標號,劃分對應(yīng)的區(qū)域。
小林徹所做的,就是打造出對應(yīng)的貨架,劃分專門的區(qū)域,這樣能夠極大的增加程序的運行效率。
但是,聽小林徹解釋完畢,健太郎卻搖了搖頭。
“想法很好,但你有沒有想到一個問題,sg1000的卡帶,儲存介質(zhì)只有8kb,除去必要的驗證程序,確保卡帶運行的部分,圖像和音聲素材等等,最終可用空間只有7kb。與其耗費心思寫那些索引,不如直接將你的這個,額,每一個角色?”
——健太郎不太確定這些是不是游戲角色,因為實在是太多了。
“給你的每一個角色,單獨定義一條case語句。”
小林徹一愣。
如果程序還是一個超市的話,那么,小林健太郎的方案,就相當于是把所有的貨物都分別拴上一根繩子,然后繩子連接在售貨員的手上。
如果顧客要買可樂,就拉動可樂繩子,如果顧客要買面包,就拉動面包繩子。
小林徹不會這么做,是因為這是早就被淘汰的寫作方式,沒人會用這么笨的寫法,費時費力,而且效率很慢。
但是現(xiàn)在。
健太郎卻真是點醒了小林徹。
在總共只有7kb的儲存空間條件下,程序優(yōu)化是要達到字節(jié)級別的。
換句話說,他手里的不是一家?guī)装倨矫椎拇蟪校且粋€只有兩平米的書報亭!
這種情況下根本就沒必要去制作貨架,因為貨架本身也要占用大量的空間。
效率提高的同時程序就必然變得臃腫,這一點是無可厚非的,又快又小的東西只能是j2,不是程序。
所以,對于當下這個時代,后世的方法雖然更好,卻不適合這個時代。
在空間不足的情況下,單獨定義每一個方塊,寫出單獨的語句反而是更有效的行為。
“對呀!”
幾句話,聽的小林徹直拍大腿。
后世的經(jīng)驗雖然難得可貴,但對于這個時代貧瘠的儲存空間而言,有些事情也是不得不去順應(yīng)時代的。
“我知道了,我應(yīng)該這么做!”
小林徹扯過來椅子,再一次坐在電腦前,開始忙碌起來。
看著小林徹噼里啪啦的鼓搗鍵盤,健太郎不禁搖頭。
這倒霉孩子!
看到小林徹的頭發(fā)都有些打綹了,健太郎還是很心疼的。
小林徹在美國的時候可是最注重外表的,在美國的時候就沒少拈花惹草,雖然健太郎根據(jù)觀察,發(fā)現(xiàn)小林徹好像是有點比較特殊的傾向。
在戀愛關(guān)系中比較處于被動,但其實是主動引導對方從而讓自己處于被動的一種特殊傾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