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旁候著的婦人見鐘辭回頭,單手抹了一下臉上的淚水,問道:“小姐,您想知道什么?”向蘭扶著婦人坐下,鐘辭也坐去了她的身邊:“你們是河州一帶流亡過來的嗎?”婦人搖了搖頭:“我們是陽和縣本地人……”她抽了抽鼻子,輕輕晃動安撫著自己孩子,看向鐘辭的時候帶著些窘迫,“小姐,您是外地來的吧?難道不是為了來我們這里買孩子?”聽到她的話,鐘辭眉頭緊皺,還以為是聽錯了。
為何會將買賣孩子說的如此自然?那婦人見她一臉不解,才意識到她對此一無所知,忙解釋道。
陽和縣不僅是莊稼果子盛產,家奴買賣也很盛行。
今日路過的那條主街,每到午時左右就會自動分為兩側,一側是正常的小攤販,一側則是嬰幼兒買賣。
只因這個時間段會有很多富庶顯貴之家出門宴飲,若是運氣好遇到好的主家,孩子不僅能有個好去處,他們也能得到一筆錢,但也只有那一個時辰他們可以光明正大的出來買賣。
稍微能填飽肚子的家里,若是想要賣掉子女,都會等到子女過10歲送到牙行里面去賣,這時的孩子可以勞作,賣的價錢也更高。
像他們會抱著嬰孩來賣的,都是家中已經(jīng)揭不開鍋了,不得已來賣掉的。
當然也不乏有的人家專門不停地生育嬰孩來賣,以維持全家的生計。
由于他們這里的特色,經(jīng)常有不少外地的顯貴來到他們這里來買家奴。
往年,他們出來不過幾刻鐘就賣掉了,只是今年是災年,外地來的人少了很多,他們才見到人就蜂擁而上,想要盡快賣掉手中的孩子。
“什么狗特色!”一旁的向蘭聽了,直接破口大罵。
而那婦人也只是微微垂下了頭,抱緊了手中的孩子。
“這是縣令默許的嗎?”鐘辭發(fā)出疑惑,“陽和縣不是景陽的富庶之地嗎?”“小姐,縣令他,已經(jīng)付出很多努力了,沒用的……”婦人面上苦澀,“我們陽和縣有個商會,商會才是縣里真正的話事人,這種買賣的規(guī)則也是商會制定的。
”向蘭難以置信:“商會還能越過縣令?”“如果商會背后有人,”鐘辭神色越來越凝重,“縣令也只會是個擺設。
”幾人一時間都沉默了。
那婦人見說的差不多了,便有些窘迫的開口:“小姐,您說給的報酬……?”鐘辭瞥了向蘭一眼,示意她拿錢。
婦人收了錢之后便就起身深深鞠了一躬,隨后離開了房間。
恰巧同出門采買回來的若青撞上了。
不待若青詢問,那婦人忙把錢袋子往懷里塞了塞,垂著頭快速跑了出去。
“殿下,她……”若青把一些干果點心和成衣放在了桌上,有些疑惑地看著那婦人遠去方向。
但是鐘辭只是搖了搖頭:“你們先下去吧,不用叫我吃飯了。
”她此刻只感覺到心累,這幾日所遭遇的,都是前世今生在王宮從未聽說和了解到的。
她出宮時,是做好了會見到餓殍遍地景象的準備,也決心一定要治理好水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