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不在海城南城北都而是在偏遠的江城。
知道內幕的人心里清楚,因為陸喬歌是江城人啊。
而在軍工廠,基本就是通知到了。
因為陸喬歌的獎金,還完欠款的孟霞不準備動喬歌給她的錢。
而是數著自己的錢,并不多,才十幾元。
其實家里人都有衣服,那是喬歌給買的。
也是非常不錯的出口轉內銷。
她手里還有老陸前兩天拿回來的獎金和加班費,一共八十元。
可聽說一件風衣就六十元,孟霞告訴陸喬歌,想買啥自己買吧,媽給你三十元,你自己添點買一件風衣。
陸喬歌剛剛領回了一百元獎金,是廠里獎勵給她的創新獎。
就是改制輪椅的那張圖紙。
不得不說,廠里也是煞費苦心了。
陸喬歌說孟霞:“媽,你現在收我們的就是生活費,你也沒收我們的置辦服裝錢呢,所以不用管,喬苓想要買衣服,讓她管我來借,我大嫂要買衣服,讓他們夫妻兩個自己想辦法,現在基礎都給打好了,過日子還是要靠自己的。”
孟霞嗔怪的看了一眼二閨女,這幾天忙的好像又瘦了。
比在街道辦還忙,感覺二閨女從上班之后就沒幾天是閑著的。
“那你也不要給她們買,你做的已經夠好了。”
“第一批貨款到了,我給工人發獎金。”
那樣大嫂和妹妹都有錢了。
孟霞不贊成的說道:“怎么,還要拿獎金買衣服,都是敗家子不會過日子,我看你還是等展銷會結束再發吧,要不然錢都剩不下。”
陸喬歌看了一眼孟霞,竟然感覺母親說的好像也有道理。
要學會理性消費對吧?
不過該發的獎金還是要給工人們發的。
至于人家買什么那是人家的自由。
因為每個工人都非常努力,陸喬歌給每人申請了二十元的獎金。
要知道他們月工資才二十八元。
因為街道辦前后調走了會計和記賬員。
不過第二天會計和記賬員就到崗了。
一個是宋會計,是個說話慢聲細語的老大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