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御正商挺,不僅有崇高的地位,深受大冢宰信任,還與裴氏一族,尤其是裴洵交情深厚。
由他來舉薦把控鹽務的署理官,再合適不過了
他怕是在來之前,就已經算計好了一切裴西樓將壺放下,余光瞥了眼陳宴,心中暗笑道。
這位的算計層層相扣,何止一個充分可言的?
裴西樓不敢相信,他們兩家聯手,文武相得益彰,假以時日
“裴氏最不缺的就是門生故吏”
陳宴捧起熱茶,輕輕轉動著茶碗,笑道:“由西樓兄之手,拔擢裴公門生,填充協辦官員!”
“裴氏掌控鹽業,想做什么都在規章范疇之內!”
言語之中,滿是意味深長。
裴洵門下缺的不是人,而是一個讓他們施展才能的機會。
現在這個機會來了
細鹽大規模推廣,皆由裴公嫡子與門生操辦,那鹽業不就是裴氏私產了嗎?
可以隨心所欲,在其中上下其手。
只要留足國庫與大冢宰的那份,誰又能干預?
誰又敢有意見呢?
若裴氏執掌鹽業,有源源不斷的金銀入賬,徹底壓過韋氏杜氏指日可待裴洵的面色愈發嚴肅,心中做出判斷。
鹽業的進賬,可比收莊子什么的,賺銀子多了
那壓過指的也不是自己的官位,而是家族的底蘊。
有了更多的銀子,就有更多的資金冗余,可以投入族子的培養,可以在許多事上,暢通無阻。
“當然,只憑一家一姓吃下全部好處很難”
陳宴將規劃闡述后,話鋒一轉,又繼續道:“不如多拉幾大世家入局!”
吃獨食這件事,無論哪個年代都是走不長遠的,容易招致別人眼紅
還是可以多拉幾大世家入局,將好處分出、利益共享的同時,也能共同承擔風險,抵御傷人的暗箭。
只有背后盤根錯節,你中有我我中有你,才難以撼動。
裴洵認同地點點頭,話已經說開,旋即目光輕抬,徑直問道:“陳掌鏡使借我裴氏之手,想從其中分幾成?”
裴洵當然也心知肚明,陳宴之所以不獨自去做,反而找上裴氏合作,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,就是
勢單力孤的他,一個人根本就吃不下,還不如轉化為籌碼。
陳宴并未否認,嘴角微微上揚,平靜道:“晚輩并不貪心”
頓了頓,又繼續道:“半成足矣!”
陳宴肯定是不可能白打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