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宴側(cè)身對著遮陽棚下的陶缸,指尖在內(nèi)外兩層缸壁間虛虛比了比:“你帶兩個人,把內(nèi)層小陶缸逐個放進外層缸里,務必讓兩缸之間的縫隙處處均勻,差半分都不行。”
“等會兒阿炅提純好硝石,就往這縫隙里填,一直填到與內(nèi)層缸口齊平才算完。”
“遵命!”宇文襄應聲時,眼角飛快掃過那排陶缸,心里已默數(shù)出需要搭配的組數(shù)。
他直起身便轉(zhuǎn)向旁邊兩個閑立的衙役,聲音雖輕卻透著條理:“你們倆跟我來,先把內(nèi)層缸擦凈,再按大人說的對缸位,動作仔細些。”
宇文襄剛要轉(zhuǎn)身往遮陽棚走,陳宴的聲音又追了上來,語氣里多了幾分細致叮囑:“慢著,還有一事。”
他立刻駐足回身,重新抱拳:“請大人吩咐。”
“等內(nèi)層缸放穩(wěn)后,讓人往里倒清水,水位必須距缸口三寸。”陳宴抬手在自己腰腹處比了個高度,眼神鄭重,“水凍成冰會脹,少一分都可能溢出來,壞了整組功夫。”
頓了頓,又繼續(xù)道:“另外,每個陶缸組旁都得留一個人,拿紙筆記錄倒完水的時間,確保所有步驟同步,不許有先有后。”
“是!”宇文襄把“三寸”“同步記錄”兩個詞在心里默念一遍,才轉(zhuǎn)身快步走向衙役。
隨即,又再點了兩個細心的雜役,囑咐他們備好紙筆守在缸邊,又親自去檢查水桶里的清水。
陳宴轉(zhuǎn)頭看向人群中一直候著的封孝琰,聲線沉穩(wěn):“孝琰。”
封孝琰早攥著袖管待命,聽見喚聲立刻快步上前,躬身時腰間的玉帶都晃了晃:“在!”
“等所有陶缸組都布置妥當,你讓人把稻草和麥糠混在一起,把外層陶缸裹嚴實了。”陳宴抬手指向堆在一旁的草料,字里行間都透著不容錯漏的嚴謹,“厚度得有五寸,只能露出內(nèi)層缸口,莫要裹偏了!”
“遵命!”封孝琰剛要應下轉(zhuǎn)身,又聽陳宴補充道:“還有,之后每隔一炷香,你親自帶人去檢查一次。”
頓了頓,又繼續(xù)道:“若是見著外層缸縫隙里的硝石結(jié)了塊,立刻用木勺輕輕敲碎,別用蠻力碰著陶缸。”
這一步是為了保證硝石與水充分接觸,持續(xù)吸熱。
“是!下官記牢了!”封孝琰重重點頭,抱拳的手又緊了緊,轉(zhuǎn)身便沖待命的衙役們揚聲:“都過來!先把稻草和麥糠摻勻了,等陶缸那邊一好,立刻動手裹缸!”
一群人立刻圍向草料堆。
干燥的麥糠被風吹起細屑,混著衙役們的腳步聲。
半個時辰后。
曬在石板上的光卻依舊灼人,庭院里飄著的麥糠細屑都似被烤得發(fā)脆。
高炅帶著兩個衙役的身影從角門出現(xiàn),每人肩頭扛著個沉甸甸的陶甕,甕沿還沾著未干的水漬。
正是提純好的硝石。